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市值管理成资本市场热词 提升投资价值是焦点

来源:证券时报 2024-11-22 08:57:4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随着市值管理指引的正式落地,有关市值管理的讨论多了起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近日表示,将把提升公司内在价值作为市值管理的核心,积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市值管理措施。同时,随着市值管理的市场关注度提高,在合适时点推出重要股东增持、回购股份、股权激励、加大分红力度等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举措,也被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运用。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市值管理的核心在于实现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统一,需要注意合规性、平衡性、持续性、稳定性和动态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充分考虑并平衡不同股东的利益诉求,建立科学的市值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市值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策略。

多家公司纷纷表态

证监会日前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简称《指引》),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投资价值,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对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长期破净公司等两类公司作出市值管理专门要求。

《指引》明确指出,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市净率低于所在行业平均水平的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就估值提升计划执行情况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进行专项说明。目前有不少上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表示要依法合规开展市值管理工作。

中国交建表示,按照市值管理指引最新政策,公司将结合公司主业盈利及现金流改善情况,合理运用市值管理工具,制定改善提升计划,为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努力。创源股份回应投资者在互动平台的提问时也表示,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主要以做好企业经营为核心,并持续强化信息披露管理,为投资者提供多渠道的沟通交流途径,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会借鉴学习其他优秀上市企业的市值管理提升方法,合法合规做好公司的市值管理工作。海正药业表示,目前公司正在考虑顺应资本市场,制定市值管理计划,将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和规范运作能力,提升内在价值,力争以良好业绩推动公司市值的可持续增长,努力为股东创造投资价值。

多重工具助力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的提法始于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彼时文件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上市公司逐步开始探索市值管理发展之路。今年1月份,国务院国资委表示,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4月份,国务院发布的新“国九条”提出,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

自此之后,市值管理作为上市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渗透至战略规划、治理架构及市场策略等多个维度。今年以来,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工具提振投资价值,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主流操作。

一组数据更为直观。今年前10月,全市场并购重组约3000起,9月份“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有26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事项,新兴产业成为并购重点领域。A股上市公司已公告中期现金分红6441亿元,新增披露回购方案1360单,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已有95%以上的上市公司召开了业绩说明会,通过与投资者“面对面”的坦诚交流,投资者直观感受到管理层的风格特征和公司文化,有效传递公司价值和价值观、塑造公司的资本市场品牌形象。

特别是10月以来,回购增持贷款的落地,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市值管理和股东回报,目前已有超过1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增持贷款相关内容。

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表示,回购增持贷款是市值管理的新工具,通过回购增持贷款与市值管理政策的协同发力,将有效推动上市公司股价向内在价值靠拢,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对回购增持贷款的认识和接受度将不断提高,会有更多企业积极申请贷款以优化资本结构,稳定股价。

从严监管警惕

“伪市值管理”

在鼓励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的同时,监管部门表示要依法从严打击“伪市值管理”。《指引》要求不得在市值管理中出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违规信息披露等各类违法违规、损害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禁止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价格等作出预测或者承诺等。

此前监管部门严厉打击过市场上的“伪市值管理”乱象,那些假借市值管理之名,行操纵市场之实的上市公司相关人士被处以严惩。田利辉指出,监管部门在市值管理方面应始终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划出合法市值管理与非法操控市场之间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并加大法治供给,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行为,以严惩重罚遏制住企业负责人违法违规的冲动。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认为,市值管理不是简单的管理股价,是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多种科学、依法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及手段,以达到企业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要避免追逐热点、炒作概念的情况,企业经营质量要经得起市场检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新闻: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