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601211.SH)与海通证券(600837.SH)“史诗级合并”事件以来,双方的首个三季报也于近日出炉,10月30日晚间,海通证券公告了三季报。报告显示,由于第三季度出现较大亏损,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较上半年出现盈转亏。
证券之星注意到,海通证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8.99亿元,同比下降42.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59亿元,同比下滑115.12%。
与此同时,包括三季报发布当晚在内,海通证券年内多次发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公告,累计计提资产减值超过了16亿,资产核销累计超过4亿,分别对当期净利润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单季度亏损超16亿
财报显示,海通证券的巨额亏损主要发生在下半年,单看第三季度,海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0.34亿元,同比下降28.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13亿元,同比下降403.05%。
而根据海通证券此前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65亿元,同比下降47.76%;归母净利润虽然同比下降75.11%,但整体盈利规模还有9.53亿元。而海通证券单单在第三季度就亏光了上半年的盈利。
数据显示,在A股证券板块约50家上市公司中,仅3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呈亏损状态,海通证券则凭借超16亿元规模的亏损居券商垫底。
对于业绩表现,海通证券表示,业绩变动的原因主要是其他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等减少。
从主要营收项来看,海通证券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53.48亿元,同比下滑约28%,其中经纪业务(24.34亿元)、资产管理(14.15亿元)手续费净收入小幅下滑,而投资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录得13.47亿,较去年同期的30.11亿降幅55.26%。此外,海通证券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27.11亿元,同比下滑约17%;投资收益为34.06亿,同比下滑约35%。
资产减值计提、核销频现
与此同时,在披露三季报业绩的当晚,海通证券还发布了一则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公告。该公告显示,2024年7—9月,海通证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5956.66万元,核销资产15506.33万元,减少利润总额85956.66万元,减少净利润70058.30万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海通证券资产核销包含三方面,一是应收融资租赁款,2024 年 7-9 月核销中小微及个人客户应收融资租赁款人民币 0.72 亿元。上述应收融资租赁款由于经追索 180 天以上或穷尽诉讼等一切可行手段仍无法收回,根据公司核销相关规定将其作为呆账予以核销。
其次是应收款项,2024 年 7-9 月核销应收款项人民币 0.61 亿元。上述应收款项由于账龄过长,经多种渠道催收后无收回可能性,根据公司核销相关规定将其作为呆账予以核销。
第三块是长期应收款,2024 年 7-9 月核销中小微及个人客户长期应收款人民币 0.22 亿元。上述长期应收款由于经追索 180 天以上或穷尽诉讼等一切可行手段仍无法收回,根据公司核销相关规定将其作为呆账予以核销。
值得一提是,此前于7月份,海通证券曾发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公告,2024年4—6月,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6.25亿元,核销资产约1.84亿元,减少净利润约4.91亿元。计提对净利润的影响超过公司2023年经审计净利润的10%。
而在今年一季报中,海通证券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亏损明显的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海通证券同日发布的计提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公告显示,2024 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60亿元,核销资产1.32亿元,减少净利润1.62亿元。
合并来看,海通证券今年累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超过了16亿之多,核销资产也超过了4亿规模。
需要注意的是,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并购重组案在10月早些时候披露了相关方案。海通证券10月9日召开的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及其摘要的议案》等。
这种在并购关键节点业绩急转直下且资产减值与核销操作频繁的情况,使得市场中出现一些对海通证券是否存在利用并购契机进行“财务洗澡”的怀疑。
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在并购这一特殊节点上集中进行大规模的资产减值和核销操作,在时间和金额上都显得极为敏感。事实上,过往案例中的确存在某些公司在并购(重组)前夕,大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后被发现存在通过这种方式压低资产价值、清洗财务报表的嫌疑。
这种操作往往会在短期内使公司财务数据恶化,但在并购完成后,却可能因资产价值的低估而获得更高的估值调整空间。(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