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融券余额下滑至137亿元!较峰值下降逾九成 专家:减轻了市场抛压

来源:证券时报 2024-08-21 08:44:5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近年融券余额和转融券余额持续下降,其中融券余额已较历史高位下降逾九成,而转融券余额年内降幅也已超过九成。

有专家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融券和转融券余额大幅减少减轻了市场抛售压力,同时也减弱了融券“T+0”日内交易策略的不对称优势,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稳定市场走势。

另外,数据也显示,在融券余额和转融券余额大幅下降的同时,作为多方力量的融资余额近年来则保持相对稳定。

融券余额

较历史高位下降逾九成

记者据数据统计发现,融券余额近年来总体持续下滑。截至8月19日,融券余额下滑至137亿元,已较去年年底下降约八成,并较历史峰值下降超过九成。2023年底融券余额为716亿元,历史最高峰规模曾一度超过1700亿元。

数据显示,近年来融券余额经历了剧烈变化的过程。在2015年前,融券余额长期都在百亿元以下。2015年4月9日,融券余额首次突破百亿元,但很快又回落,并在此后长达4年的时间里均低于百亿元。

2019年7月24日,融券余额重新超过百亿元,此时恰逢科创板开始交易的第3个交易日,此后融券余额稳步增长。

进入2020年,融券余额进一步大幅扩张,并很快于2020年10月21日首次突破1000亿元。融券余额的历史峰值出现在2021年9月10日,当日收盘融券余额达1739亿元,此后开始回落。值得注意的是,整个2022年,融券余额规模多次向上突破1000亿元或向下跌破1000亿元,但融券余额规模总体仍较高。

2023年前三季度多数时间,融券余额规模变动极小,总体维持在900亿元以上,从2023年四季度开始,规模开始新一轮下滑。融券余额大规模深幅下滑出现在2024年,从年初的超过700亿元,至今年2月跌破500亿元,此后又接连跌破数个百亿元整数关口。

转融券余额

年内也下降超九成

在融券规模下降之际,转融券规模也在下降。数据显示,转融券余额年内下降超过九成,规模已跌破百亿元,截至2024年8月19日为70亿元,去年年底转融券规模尚超过1100亿元。

资料显示,转融券业务试点于2013年2月28日启动,初期转融券规模并不大,2014年四季度转融券余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并在2015年再次回到百亿元之下。2019年,转融券余额重新突破百亿元,并在2020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于2020年10月20日首次突破1000亿元,至2021年9月10日,转融券余额达到历史峰值,为1822亿元。此后转融券余额缓慢回落,但总体依旧保持稳定。

转融券余额最新一波明显下滑始于2023年四季度,2024年则开始加速下滑,其间不仅跌破千亿元大关,后续还接连跌破数个百亿元整数关口。

今年以来融券和转融券规模的下滑受到政策的影响较为明显。今年2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两融”融券业务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证监会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另外,今年7月10日,证监会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余洋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近年融券和转融券余额大幅减少,主要原因在于一系列监管政策出现调整,其中包括证监会依法批准证金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融券保证金比例上调、融券成本提高、ETF基金主动缩减融券规模等因素,此外,融券“T+0”日内交易策略占比减少、打新资金撤离市场也都降低了融券业务需求。

余洋认为,一方面,融券和转融券余额大幅减少减轻了市场抛售压力,同时也减弱了融券“T+0”日内交易策略的不对称优势,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稳定市场走势。另一方面,转融券业务的暂停将减少国内资本市场工具的丰富程度,可能间接降低资本流动性。

融资余额保持稳定

在融券和转融券余额大幅下降的同时,近年来融资余额规模则保持相对稳定。

在两融业务推出之后,A股市场融资余额也一度经历较大波动。数据显示,在两融业务刚推出的前几年,融资规模总体较低,2013年1月融资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在接下来的2014年和2015年,融资余额进一步迎来爆发式增长,2014年12月首度突破1万亿元,2015年6月18日,融资余额达到2.27万亿元的历史峰值。在此之后,随着A股市场的调整,融资余额快速回落,一度跌至1万亿元之下。

不过,自2020年融资余额重新回到1万亿元之上以后,总体波动变小,近年来多数时间规模维持在1.4万亿元之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