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昔日百亿巨头造假9年,已锁定退市!违法违规执法力度加大,“不敢违”市场氛围逐渐形成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4-05-11 09:14:1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昔日百亿巨头造假9年,知名学者严重谴责,已锁定退市!违法违规执法力度加大,“不敢违”市场氛围逐渐形成)

退市监管力度不断加大,A股优胜劣汰加速。

近日,昔日市值超百亿元的行业巨头*ST美尚(300495)收到深交所事先告知书暨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告称,2024年4月8日至2024年5月8日期间,*ST美尚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本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10.2.1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据悉,*ST美尚连续9年财务造假,虚增利润合计高达4.57亿元。公司于5月9日开始停牌,截至5月8日,*ST美尚报收0.13元/股,市值仅剩0.88亿元。

7家公司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随着新规发威,退市监管力度不断加大,A股优胜劣汰加速。根据公告统计,今年以来,已有7家公司收到终止上市的事先告知书,除*ST美尚,*ST左江、*ST三盛等,*ST新海同样涉及财务造假。

4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下称《退市意见》),意见强调,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意见中调低了财务造假触发退市的年限、金额和比例,将现有的连续2年造假金额5亿元以上且超过50%的指标,调整为1年造假2亿元以上且超过30%、2年造假3亿元且超过20%、连续3年及以上造假,目的是有力遏制财务造假。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从表面看,很多公司是因为股价跌破1元而触发终止上市。实际上,这些1元退市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营恶化、违规占用担保、资不抵债等问题,已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

*ST美尚这样的公司在A股市场并非个例,已退市的康美药业、康得新以及科创板造假上市第一股——紫晶存储等,这些公司的违法行为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严重的损失,还严重破坏了A股的投资生态。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原院长刘纪鹏在“2024中国投资年会”上对*ST美尚的财务造假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不仅质疑了这家公司在市场上的道德操守,更是对保荐机构提出了质疑。

违法违规遭重罚

近2年惩罚力度加大

随着监管力度加大,违法违规成本也在加大,诸如*ST美尚一类的公司将为其违法违规行为付出代价。根据规定,对*ST美尚处以400万元罚款;对公司实控人王迎燕给予警告,并处以550万元罚款。

近期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司还有ST阳光、ST奥康以及将面临终止上市的*ST新纺等公司。中国证监会对ST阳光处以2.32亿元的罚款;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对ST奥康处以300万元罚款,对公司董事长以及2名其他高管合计处罚460万元;中国证监会河南监管局对*ST新纺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以及其他高管、关联人合计处以3250万元的罚款。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按惩罚日期测算,上市公司因违规遭监管层的平均惩罚金额保持上升趋势,2023年平均接近250万元,创2017年以来新高。2024年以来(截至5月10日)已执行的处罚金额平均超过160亿元,未来随着其他违法违规公司的处罚落地,2024年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处罚金额均值或持续攀升。

20余家上市公司(控股参股公司)

处罚金额超1亿元

据数据宝统计,自2013年以来20余家公司因公司运作、财务违规、公司治理等问题遭监管层处罚超1亿元,这其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

政策的威慑下,上市公司遭处罚金额较大的时间大多集中2022年上半年及以前,2022年下半年以来,处罚金额超2亿元的公司仅有1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ST新纺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