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之星 - 行业研究 - 正文

百度公布重磅成果!AI制药走到哪一步了?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3-05-04 16:37: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对于AI的应用场景,市场此前的关注点集中在游戏、传媒、电商、智能家电等领域,而生物医药领域其实也是AI应用落地的重要场景,那么当前AI制药的商业模式有哪些?制约其大规模落地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百度以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正刊发表论文

北京时间5月2日凌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正刊发表了百度与合作单位在生物计算领域的研究成果——《Algorithm for Optimized mRNA Design Improves Stability and Immunogenicity》,提出mRNA序列优化算法LinearDesign。

这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的身份在《Nature》杂志发表论文。鉴于论文对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性,Nature杂志在正式排版之前先将预览版快车道上线 (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这也是AI应用于mRNA领域的首篇CNS主刊论文。

而百度的这一成果也再一次验证了AI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那么所谓的AI制药是什么呢?

AI 制药内涵丰富,主要包括:数字生物学、计算机药物发现、实验室自动化、AI 辅助临床试验等。整体而言 AI 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缩短试验周期、节省成本、促进新事物发现、提升试验成功概率等。

具体来看,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可以大幅降低药物研发成本。创新药物的研发通常需要花费数十亿美元,大量的资金被用于临床试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模拟筛选和分析大量样本数据,通过智能化模拟试验降低成本。二是人工智能可以缩短药品研发周期,实现从靶点发现到临床试验的药物研发全流程优化,明显提升药物研发效率。三是人工智能可以借助机器强大的计算能力,实现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成绩。

根据英伟达公开资料,使用 AI 技术可使药物早期发现所需时间缩短至 1/3 倍,成本节省至 1/200 倍。

AI制药商业模式有哪些

而对于所有的新兴行业来说,商业化是必须要走的一步。那么当下,AI制药的商业模式又有哪些呢?

目前AI制药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AI SaaS软件服务、AI+CRO及AI+Biotech。据药智局及蛋壳研究院统计,2022年国内AI制药公司中,31%的公司选择兼容其中两种商业模式,只有8%选择仅AI SaaS的商业模式。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I SaaS业务的收入规模过低。据了解,目前AI SaaS市场份额最高的薛定谔(80%左右),2022年上半年软件业务收入约为0.63亿美元。有业内人士透露,一般企业软件授权费一年能达到几百万美元就已相当可观,相对于药物研发获得的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收益,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基于AI技术在临床前研究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不少企业选择了AI+CRO模式,不过有分析指出,随着药明等CXO龙头开始积极布局AI技术平台,AI+CRO模式未来竞争可能加剧,因为传统CRO企业无论是实验数据还是资金等都更具优势,中小型AI+CRO企业或将面临挑战。

从行业上下游来看,AI医疗产业主要包括上游基础层,中游技术层,下游应用层。行业巨头偏向基础层,在算力等领域已呈寡头局面,技术壁垒较高,具有高投入高收益特点,市场格局较为稳固;

在技术层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发展快,目前各大科技企业与物联网巨头已基本完成布局;应用层可触达全医疗服务场景,为当前大量互联网医疗与传统医疗公司涌入的赛道。

AI制药仍有不少困难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在实际应用中,AI制药仍存在不少挑战。

4月27日,在亚马逊云科技医疗与生命科学行业峰会上,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战略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顾凡指出,通过长期生物制药、基因测序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客户需求,发现行业内存在三大共同挑战:数据挑战、算力挑战及解决方案挑战。

在数据方面,在药物发现领域,科学家需要在10的60次方已知化合物里找到可能成药的化合物,若科学家通过现实试验进行分析,可能穷极一生也无法筛选完这些化合物。

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带来两个挑战。第一是数据的存储,而且是更高性价比的存储。第二是数据快速自动化分析,否则数据本身并不会对于业务有任何帮助。

在算力方面,尽管我国目前在算力规模上已具优势,但仍面临着算力的高质量供给和普惠服务问题。业内人士介绍称,我国的算力结构有待优化,自创资源不足,而且算力分布不均衡,算力的获取门槛比较高。

在创新解决方案上,用户不仅需要云服务,还需要更多的解决方案,尤其是符合行业要求、符合客户需求的即开即用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客户从头去构建。

此外,一款新药是否成功最终还是需要通过上市销售来验证,而AI制药虽然想象空间巨大,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AI技术辅助研发的药物实现上市。

据统计,81个进入临床阶段的AI药物中,多数也处于临床早期,仅有极个别药物进入临床II期研发阶段。

展望未来,光大证券3月30日研报表示,据量子位智库预测,鉴于目前绝大多数临床阶段管线处于临床一期,2023-2024年将出现跨越“死亡之谷”的临床管线,进一步证明AI技术对新药研发产业的颠覆性。

2026年,预估将会出现首个上市的AI驱动药物,AI制药行业的经济价值因此得到验证,政策、产业、消费市场对于AI驱动药物的态度及相关举措也将清晰,行业逐渐定型。与此同时,现有的管线及后续发展较快的管线,将大批进入临床,AI制药的技术价值将得到规模化验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光大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