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会议之后,国内防疫政策逐渐优化,在市场对疫情冲击的悲观预期反应较为充分的背景下,相信不少人们不禁会问,机会真的已经来了?
其实,熟悉我们的粉丝朋友们应该知道,近段时间以来,证星研究院一直是保持的是一种偏乐观的心态,认为市场中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于是我们近期也逐渐开始一句话逻辑,以及加紧了相关行业、公司等的研究,去尝试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而在防控政策持续优化的背景下,我们发现,以史为鉴亚洲不少国家其实在疫情相关政策取舍上有诸多共性。渤海证券梳理了亚洲主要国家在防疫政策放宽后,产需两端的恢复情况及权益市场各行业的表现,虽各个国家情况并不相同,但也希望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日本:产需两端恢复较慢
渤海证券统计显示,日本时下生产端尚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波动中枢;消费端,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低增速水平,不过一般零售、面料服装和食品饮料等消费项仍明显低于疫情前水平,主要与失业率尚未恢复至疫情前压制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有关。
如若以2021年10月1日作为日本防疫政策正式有条件放宽的时间节点,按照万得一级行业计算各板块的流通市值加权涨跌幅,统计正式有条件放宽前1个月(T-1)、后1 个月(T+1)、3个月(T+3)、6个月(T+6)的超额收益。结果显示消费和医疗保健均有所表现:其中可选消费在正式放宽前后1个月均有所表现,但而后出现回撤;医疗保健板块则仅在放宽前1个月实现上涨,后持续回撤;电信服务、金融数月后表现较好。
二、越南:产需恢复节奏缓慢
越南防疫政策于2021年9月开始转向。从时下基本面的恢复情况来看,生产端,目前仍低于疫情前水平。消费端,恢复步伐缓慢,各品类消费复合增速均明显低于疫情前水平,受旅游业和宾馆餐饮业拖累。
行业表现方面,越南防疫政策确认将逐步放开前一个月,消费及医疗保健行业均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此外房地产、能源、医疗保健等板块约3个月后延续持续收益。
三、韩国:产需两端均超疫情前
韩国政策于2021年11月开始逐步放宽,然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疫情冲击已趋于弱化。
生产端,目前已超过疫情前波动中枢。在防疫政策放宽前,韩国工业生产指数和产能利用率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甚至高于疫情前波动中枢。消费端,恢复节奏较快。其中,非耐用品消费恢复程度明显高于耐用品和半耐用品,主要由药品和汽车燃料项拉动。
行业表现方面,韩国防疫政策确认将逐步放开前一个月,可选消费行业具有一定的短期收益,不过而后持续性一般;而医疗保健行业在疫情逐步放开半年后,才有所恢复。此外,公用事业、金融等持续性表现较好。
四、新加坡:产需两端恢复强劲
新加坡防疫政策于2021年6月出现转向迹象,是以上几国放开最早的国家,(估计和国土面积小好管理有一定关系)。距今已有一年半时间,虽过程有所阵痛。然站在时下来看,生产端与消费端均超疫前水平。
行业表现方面,新加坡防疫政策步入“预备期”前一个月,可选消费行业获得明显收益,而后半年内获得122%的超额收益;而医疗保健行业刚开始仅在疫情逐步放开后的三个月内,有一定表现。
最后我们来总结下:对比日、越、韩、新四国放宽过程中产需两端的改善节奏与行业表现,不难发现,失业率明显改善的韩、新两国,不仅消费端恢复节奏较快,同时生产端的修复空间也因需求的有力释放而进一步打开;而日、越受抑于消费动力释放不足,产需两端恢复节奏相对缓慢。可见市场的恢复离不开供需的情况。
渤海证券认为:“现阶段,国内产需两端的恢复情况与日、越较为相似。”可见供需双方仍然有待修复回升。当然今天ZZJ会议强调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安排是重头戏,释放了积极信号。
若对比日、越两国权益市场防控优化前后表现的话,不难发现在政策放宽前,可选消费和医疗板块相对来说会一定的刺激表现,正所谓预期先行。然恢复其实也不是一蹴而就,仍需经历阵痛。事实上,当前市场较为乐观反映了对防疫政策不断优化的预期,而无论从供需、出行等各方面数据看还远远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要想得到实质性反转还需要时间。
当然,如果后续市场先生能够再度给出低估机会的话,还是要积极把握。
参考研报:渤海证券《A股市场专题策略报告:亚洲国家防疫放宽过程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