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家电、地产、互联网大厂纷纷涌入造车赛道,汽车行业可谓炙手可热,企业“跨界”造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然而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宣布要“造手机”:吉利收购魅族,蔚来从零开始,上汽集团成立了创新研究院,特斯拉进军智能手机业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国内的手机市场格局已基本稳固。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95%以上均由苹果、华为、OPPO、小米、vivo 这5家头部品牌占据。那么众多车企为何要在这种环境下进军手机市场?其背后蕴含哪些玄机?
项庄舞剑,意在“车机互联”
车企入局手机行业,无疑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盯上的正是移动终端背后的“互联”。
众所周知,汽车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而下半场将是“智能化”。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进入电动化、网联化的新时代。汽车从以往单纯的代步工具,已经逐步转变为功能丰富的移动智能终端。
而在互联网生态构建上,手机行业目前走在前端,诸如苹果、华为、小米、OPPO等都有自己的一套操作系统。可以看到,包括远程启动、空调控制、自动泊车等一系列现代智能汽车才具备的新功能,都需要手机或者穿戴设备来实现。
不离身的手机,让用户永不下线,直连企业和消费者。对所有人而言,手机成为了最好用的身份标识,或许可以作为和所有智能终端互动的“钥匙”,而汽车则将转变为出行过程中的终端。
如果车企不想把“灵魂”拱手相让,就必须自己掌握智慧入口。
因此众多车企通过“造手机”来打造自己的“智能物联网”,正如小米积极发展自己的Alot版图一样,尽早开发和占领更多的智能终端,车企所织造的这张“物联网”才会更庞大。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汽车智能化和数据化进程的加速,未来手机与车机系统之间的联系将会越来越深,人-车-机之间的联动也会更加频密。无论是车企造手机还是互联网厂商造车,跨界融合与竞争,或许将成为未来业界的新常态。
跨界压力不小
虽然对车企来说,他们中有不少具备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在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链等领域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且车机硬件在工艺制造和性能上往往比手机的要求要高得多,因此造手机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
但与科技企业跨界造车一样,车企跨界“手机圈”同样遭受市场的质疑,主要因为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链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正面临萎缩风险。
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子行业是国家战略性发展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当前消费电子的市场格局基本稳定。数据显示,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95%以上均由苹果、华为、OPPO、小米、vivo 这5家头部品牌占据。
叠加疫情、通胀等因素,电子消费品作为可选消费的一项,需求疲软。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数据,2022年1月份至5月份,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累计达1.06亿台,同比降幅高达27%。
事实上,过去已经有不少家电制造商如康佳、海尔、长虹、格力电器等都曾折戟智能手机市场,消费者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品牌手机的出现和消失。如果车企不能在短时间内从华米OV手中抢到一定的市场份额,独立造手机的意义并不大。
消费电子企业纷纷另寻出路
虽然消费电子行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但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更新演变,消费电子产品全面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电子下游应用市场不断发展、延伸,行业整体仍处于上升期,有机构预计到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1万亿美元。
从消费电子企业的采取的策略来看,以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为代表的公司已经开始了积极转型。
以歌尔股份为例,原来占大头的智能声学整机(TWS耳机为主)收入占比明显下滑,目前占营收的38.7%,已低于智能硬件业务。可见,当TWS耳机无法带动公司成长时,公司转向了当红的VR代工业务,与Meta、Pico等公司合作,目前VR部分的收入占比已经达到41.9%。
蓝思科技也在年报中表示,对手表、VR/AR等智能穿戴类新产品,中控屏、新型汽车玻璃、充电桩等汽车类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均有所增加;而立讯精密也开始布局汽车业务,并在今年2月公告与奇瑞合作造车。
此外,还有领益智造、欧菲光、长盈精密、闻泰科技、工业富联、长信科技、共达电声、得润电子、安洁科技、兆易创新等产业链代表性企业以及华为、OPPO、小米、vivo等产业链终端企业均已进军智能汽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