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上交所官网最新披露的消息显示,江苏柯菲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柯菲平)IPO状态处于终止状态,这也意味着公司A股路止步。对于IPO终止的原因,柯菲平披露称,因战略调整,公司决定主动撤回申报上交所科创板的申请材料。
11月9日,柯菲平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终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议案》,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
研发投入逐年大幅增加
资料显示,柯菲平聚焦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领域,致力于高临床价值创新药的研制和商业化,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视为发展核心,逐步构建了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的两大产品布局,并针对以基因组学定义的重大疾病、肿瘤和免疫等领域的关键基因/蛋白,建立了高选择性小分子靶向药物技术平台。
从其经营来看,柯菲平营业收入出现下滑或放缓,净利润只有微弱增长。具体来看,2017至2019年柯菲平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04亿元、7.48亿元和7.74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21%、3.37%。
柯菲平的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2.24亿元和2.5亿元,2018和2019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9.38%和11.28%。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7.66%、67.85%、68.50%,在行业内处于正常水平。
从收入构成来看,柯菲平创收主要依赖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报告期内该产品创造的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0.98%、83.72%、85.46%,形成单一产品依赖。
截至去年12月31日,柯菲平共拥有研发人员95名,报告期内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727.59万元、4685.15万元和8520.7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7%、6.26%和11.01%。
值得一提的是,柯菲平营业收入当中又以专利许可费为主,尤其是2018和2019两个年度,该产品的专利许可收入由2017年度的4971.6万元,一跃升至3亿元和3.6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也由4.95%升至46.47和51.98%。
年内已有22家IPO终止
此前柯菲平的公司招股书曾于今年6月1日获得受理,之后在当月30日进入已问询状态,截至10月26日已经获得三轮问询。未曾料到,排队逾5个月后,柯菲平IPO最终折戟,此前IPO拟募集资金15.9亿元,用于创新靶向药物临床前及临床阶段研发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
据数据统计,截至11月12日,年内已有22家企业科创板IPO终止,包括溢信科技、秋乐种业、国网智能、博科资讯、泰丰智能等,其中5月、9月、10月终止审查的企业最多,均为4家。对于IPO终止审查的原因,基本均为“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
在上述终止审查的企业中,也有部分企业再度向科创板发起冲击。诸如,赛赫智能在今年8月25日科创板IPO终止审查,时隔逾一个月,公司再向科创板发起冲击,招股书在9月29日获得上交所受理,目前赛赫智能已进入问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