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能源车市场格局生变 两大主线筛选优质标的)
摘要
新能源市场格局生变,合资车型崭露头角:根据交强险数据,2018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90万辆以上,合资车型占比不足5%;2019上半年上险数据53万辆,合资车型占比超过10%,较18年全年提升6pct。随着2019年下半年合资新车型的密集投放,合资品牌的产品线逐渐丰富,预计2019年合资车型市占率有望达到12%左右,对应12万辆上险数据。
合资纯电车型加速投放,主打安全适用性:我们统计了国内33家代表车企(含15家合资),其2019年下半年共推出新能源车型56款,是上半年的2倍,其中合资车型达到23款,占比超四成,相比上半年的3款有显著增长。其中,大众系推出8款,占比合资的近1/3。目前德美日系在国内投放的多为其第一代车型,续航在300~400公里,售价15~20万元,定位于城市通勤/城际出行,区别于自主品牌对高续航、高智能的追求,合资车企先期更强调其电池的安全可靠性,注重依托品牌力+油电低溢价来吸引消费者,同时加快推出其全新电动化平台如MEB/BEV/e-TNGA等。
六款纯电代表车型Aion LX/ID.3/宝来/Velite6/Menlo/昂希诺对比分析:广汽_Aion LX基于全新GEP2.0平台打造,定位国产豪华智能超跑SUV,在续航/动力/自动驾驶方面达到业内顶尖水平;大众_ID.3是大众MEB平台首款多用途纯电车,设计续航从330km到550km(WLTP),能同时满足短中途到长途的使用需求;大众_宝来纯电基于MQB平台打造,是一汽大众首款纯电通勤家轿,在安全性和质保方面较为出色;别克_Velite6是上汽通用首款纯电MAV,升级后的车型更加贴近自主车型主流配置;雪弗兰_Menlo是上汽通用旗下首款纯电城际轿跑,基于正向研发,主打城际出行和智能互联科技,在外形方面凸显出科技感和运动感;现代_昂希诺是韩系车企在华投放的第二代新能源车型,续航达500km,是目前为止合资品牌的最高续航表现,其综合配置媲美自主中高端车型。
合资插电车型强势来袭,主攻中高端市场:2018/1H19国内插混市场规模分别为21/10万辆,合资插电车型自18年下半年逐步增多以来,实现了市占率的持续提升,从18年的不足17%提升至1H19的37%,其在15-20/20-25/25-35/35万元以上细分市场的市占率分别达到2.4%/73.4%/52.1%/100%,在中高端市场已占据相当份额。目前国内插电市场的格局渐向传统燃油车市场趋近,对应20万元以下的插电市场多由自主品牌占据,日韩则主攻20-25万元中端市场,代表车型有起亚K5插电版、卡罗拉和雷凌双擎E+,而25万元以上高端/豪华车市场,则以德系品牌居多,代表车型有途观、帕萨特和宝马5系插电版,比亚迪唐DM在25-35万元市场销量保持领先(1H19销量近1.5万辆)。
动力电池白名单取消,掀开新篇章:2019年上半年合资车型销量中超8成由宁德时代配套,宁德时代成为白名单时代最大受益者。电池白名单取消+补贴即将完全退出+外资新平台周期开启或将带来中外电池-车企供应体系的重构以及动力电池集中度的降低,LG化学凭借最广泛的全球客户+重要客户在华大规模布局+国内合资车企电池替换+领先的产能和供应链布局,有望提升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电驱市场维持分散格局:对近两年在国内上市的主要合资车型配套电机电控供应商进行统计,以大众、通用为代表的合资车企,当前投放的纯电车型其驱动电机主要为自产或者由体系内子公司提供;而戴姆勒、福特、现代等车企,其驱动电机主要由采埃孚、博格华纳等Tier1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此外,合肥巨一、上海电驱动等国产供应商,也进入了本田、雷诺等车企的在华纯电车型供应链。
投资建议:1)外资车企供应链机会。预计2020-2025年,国内合资新能源汽车(含特斯拉)销量有望从45万辆增长至30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超40%,市占率由25%提升至43%。推荐关注深度绑定众多外资车企的头部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持续开拓高端产品客户的鹏辉能源,电机业务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卧龙电驱,建议关注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2)LG化学供应链机会。LG化学拥有广泛客户资源和本土化优质产能供应,有望充分受益于合资车型放量,建议重点关注LG化学供应链企业,对应当升科技、璞泰来、新宙邦、恩捷股份、星源材质。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当前新能源汽车对比传统燃油汽车,在产品价格、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尚未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若新能源相关技术进步迟缓、制造成本下降较慢,将对终端实际需求造成负面影响。2)LG化学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国外电池厂商对于产能扩张相较于国内企业来说较为谨慎,若LG化学产能扩张进度滞后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将会影响企业自身和供应链的销量释放。3)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正极材料金属价格波动较大。若金属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且下游需求疲弱等因素导致价格传导不顺畅,可能造成电池材料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