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扇贝死亡谜团未解 獐子岛与深交所“斗法”)
一周多的时间过去,“水产第一股”獐子岛扇贝离奇死亡的谜团仍未解开。而一场无声的“拉锯战”,也在獐子岛与深交所之间展开。
11月20日下午,深交所再度对獐子岛下发问询函,要求獐子岛补充说明:专家在虾夷扇贝底播养殖海域采用现场拖网随机抽检情况,包括参与抽测专家的人数、所在单位,以及除底播虾夷扇贝以外,獐子岛其他品种的风险情况。
再度被问询
深交所再次“追问”并非没有道理。
11月19日晚间,獐子岛在回复深交所的关注函称,11月16日,有关专家针对11月初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灾害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在对獐子岛虾夷扇贝底播养殖海域采用现场拖网随机抽检三个站位,统计现存成活和死亡虾夷扇贝死亡率约为75%、90%和50%。专家表示,个别死亡个体软体部完整,或仅剩部分软体部,大部分为空壳但珍珠层清洁,表明为近期死亡。
但对于此次扇贝大规模死亡具体原因这一问题,獐子岛依旧表示,“可能涉及到养殖环境、病原感染等多种因素,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此外,在该份回复函中,獐子岛还一并声称,在鉴于专家尚未确定本次底播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原因,为进一步关闭海上敞口风险,公司决定底播虾夷扇贝由规模发展阶段向中试探索阶段调整,进一步压缩养殖面积。同时,除底播虾夷扇贝外,公司在其他产业及品种方面已具备了较好的盈利能力基础,公司认为未来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对于上述说法,深交所也提出质疑。在20日下午的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獐子岛补充上述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并指出2019年前三季度獐子岛海螺收入存在下降情形,要求其补充说明除底播虾夷扇贝以外其他品种的风险情况。
记者注意到,根据一天前獐子岛披露的公告,为化解单一品种的盈利能力波动产生的不利影响,持续优化公司整体盈利结构,该公司在养殖板块,除了底播虾夷扇贝还有海螺、海参、鲍鱼、海胆等多元化的土著养殖品种。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苗种类产品收入同比增幅达356%,活海胆收入增幅为182%,牡蛎收入同比增幅也近200%,但海螺收入却同比下降近两成。
开启“拉锯战”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自11月11日披露因底播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造成存货减值提示公告以来,短短9天时间里獐子岛第三次被问询。
时间拨回到11月11日晚间。彼时,刚刚经历人事动荡的獐子岛发布了一则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在11月8日-9日进行的2019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活动时发现,底播扇贝在近期出现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贝壳比例约占80%以上,公司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
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场对獐子岛的种种质疑席卷而来。深交所的关注函也于上述风险提示公告披露19分钟后火速抵达。在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獐子岛说明扇贝在10月末至今短时间内出现较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发现减值迹象的时间,以及此前公司是否存在隐瞒减值迹象。
11月13日晚间,獐子岛对深交所“四连问”给予了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在超2500字的“详细”回复中,獐子岛详细阐述了扇贝死亡发现的具体细节,但否认公司存在隐瞒减值迹象的情况。并称,暂时无法判断此次底播虾夷扇贝死亡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核销的具体金额,以及对于公司2019年度经营业绩的具体影响。
一天之后,獐子岛正式“官宣”:因此前存量抽测时发现扇贝大规模死亡,预计核销存货成本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为2.78亿元,约占截至2019年10月末抽测底播虾夷扇贝账面价值3.7亿元的90%,对公司2019年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
上述风险提示公告披露不足10分钟后,深交所的关注函再次到来,就虾夷扇贝死亡的判断依据是否充分、合理,是否存在财务“洗大澡”等多项问题对獐子岛提出质疑。
在19日的回复中,獐子岛称,公司本次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拟核销与跌价准备金额的测算过程以及预计金额依据充分合理,不存在于2019年度多核销存货成本或多计提跌价准备等“洗大澡”的情形。
距离上述回复函发布尚不足24小时,獐子岛又一次收到深交所的问询函。11月20日下午,就扇贝死亡原因调查可能持续的时长等相关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联系獐子岛方面,但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