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证监会IPO打假!6家企业被出具警示函)
高过会率与严审核并不矛盾。
截至7月9日,本届证监会发审委已审核拟IPO企业54家(未包括取消审核企业),其中47家企业顺利过会,其87.04%的过会率相较上届发审委63.88%的过会率有明显提升。
在此数据背后,证监会依旧保持严审核。
7月8日晚上,证监会对6家IPO企业出具了警示函。
这6家企业分别是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明冠新材”)、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之江生物”)、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斯达股份”)、北京嘉曼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嘉曼服饰”)、句容宁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武新材”)、淄博鲁华泓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鲁华泓锦”)。
那么,上述企业因何被警示?
未完整披露关联交易
据了解,明冠新材的主营业务为新型复合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太阳能电池背板。
从股权结构来看,闫洪嘉直接持有明冠新材41.44%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闫勇为闫洪嘉的兄长,通过博强投资控制公司17.27%的股份,通过博汇银投资控制公司1.24%的股份。闫洪嘉及闫勇合计控制公司59.95%的股份,为明冠新材实际控制人。
明冠新材于2018年11月报送申报稿,截至2019年7月9日尚无更新。
申报稿显示,2015年至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明冠新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8亿元、4.01亿元、5.95亿元、4.48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36.77万元、2562.79万元、3984.05万元、5289.43万元。
▲数据来源:申报稿
在明冠新材尚佳的财务数据背后,证监会注意到其中藏有“猫腻”。
证监会表示,经查,明冠新材存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完整、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明冠新材在申报稿中披露的经常性关联交易只有关键管理人员薪酬。
明冠新材披露的偶发性关联交易为9项,其中向关联方采购商品和接受劳务,只在2015年和2016年发生,相关金额未达两千万。此外,金额过千万的只有关联方资金拆借和关联方应收账款转让。
此外,明冠新材2018年6月30日的固定资产为1.16亿元,其资产评估机构为广东中广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对于具体存在的问题和出错原因,截至记者发稿,明冠新材尚未进行回复。
少计费用多计收入
之江生物则是在2017年10月报送首份申报稿,于2018年5月进行更新。
申报稿显示,之江生物主要从事基因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从股权结构来看,之江药业持有之江生物44.49%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宁波康飞持有公司4.11%的股份;邵俊斌持有公司控股股东之江药业55.04%股权,并持有宁波康飞55.04%的出资份额,邵俊斌通过之江药业及宁波康飞控制公司,为之江生物实际控制人。
2016年-2018年,之江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7亿元、1.93亿元、2.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73.77万元、5120.51万元、5966.81万元。
之江生物业绩连续增长,但证监会发现之江生物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个人账户支付工资等费用、未披露控股股东等关联方与发行人发生资金往来、2016年存在少计费用多计收入、设备管理不善、关联交易及内部组织结构披露与事实不符等的问题。
对于详细内容,之江生物董秘办人士对IPO日报表示,之后会在股转系统(新三板)进行相关的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7月8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公告后,之江生物于7月9日在股转系统发布公司股票恢复转让的公告。
政府补助收益确认不准确
斯达股份主营业务是以IGB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生产,并以IGBT模块形式对外实现销售。
2015年至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斯达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3亿元、3.06亿元、4.49亿元、3.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1.54万元、2094.96万元、5258.31万元、4656.02万元。
同期,斯达股份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130.89万元、1035.06万元、829.57万元和362.3万元,占同期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95.27%、53.13%、16.23%和7.81%。
需要指出的是,证监会表示,斯达股份也存在少计财务费用的问题,另外其还存在政府补助收益确认不准确、未充分披露2015年对个别客户放宽信用政策以扩大销售对当期经营业绩的影响等问题。
存在刷单与自买货行为
嘉曼服饰主要从事童装的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运营推广、直营及加盟销售等核心业务。公司产品涉及0-16岁(主要为2-14岁)的男女儿童服装及内衣袜子等相关附属产品,公司业务涵盖童装设计、采购到销售的各个主要环节。
证监会公告称,嘉曼服饰存在刷单与自买货行为、固定资产相关内控不健全、使用个人账户支付款项或费用、未能充分抵消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存货及其减值计提存在瑕疵等问题。
未披露环保违规
宁武新材则是被证监会发现存在如下问题:未如实披露排污许可证到期后仍持续生产经营的环保违规事项、通过关联方“转贷”行为,收入确认政策、第三方回款及专利技术和商标取得情况的信息披露与事实不符。
宁武新材主要从事各类聚氨酯用聚醚多元醇的技术开发、生产与销售。
宁武新材于2017年12月报送首份申报稿,截至2019年7月9日,已过去一年半尚未更新申报稿。
申报稿显示,宁武新材于2017年1月4日取得句容市环境保护局核发的编号为3211232016009A的《江苏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许可排污种类为废气,有效期限一年。
专利技术方面,截至申报稿日(2017年12月),宁武新材已取得的专利技术共计9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商标方面,宁武新材则只有一个,其注册号为3212560号,时间为2004年2月21日。
应收票据的信息披露与事实不符
新三板公司鲁华泓锦成立于1989年,其主营业务为利用上游大型裂解乙烯装置副产的碳五、碳九馏分为原料,通过对其进行精细分离和深加工,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
虽然成立已久,但鲁华泓锦2018年9月才报送首份申报稿,截至2019年7月9日尚无更新。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厚积已久,但鲁华泓锦的申报稿仍有不少问题。
证监会表示,鲁华泓锦存在未对有关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部分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准确、部分修理费确认不及时、部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不恰当、收入确认会计政策及应收票据的信息披露与事实不符等问题。
截至2018年3月31日,鲁华泓锦的固定资产为9.96亿元,相较2017年末的10.23亿元有所下降。
修理费方面,2015年至2017年以及2018年第一季度,鲁华泓锦的修理费分别为1381.68万元、1274.46万元、2339.81万元、354.14万元。
对于具体数据和影响,截至记者发稿,鲁华泓锦尚未进行回复,且在股转系统尚无相关公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