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ST新光昔日“鸡毛飞上天” 今朝一地鸡毛遭问询)
ST新光(002147)危机四起,深交所问询函如期而至。5月20日,深交所对ST新光2018年年报下发问询函,关注其业绩转亏、违规担保等问题。
业绩变脸
公司此前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4亿元,同比增长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滑115.65%。而在2018年三季报中,公司曾预计2018年度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38亿元至1.78亿元。
为何业绩由盈转亏?ST新光给出两点解释,首先,2018年末,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并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对可能发生减值的相关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于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原预计大幅增加,造成本报告期业绩下降;另外,在2018年四季度,由于公司未能偿还部分到期有息债务,依据贷款合同计提逾期利息和罚息,融资成本增加,造成本报告期业绩下降。
进入2019年,公司亏损额度进一步扩大。一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为亏损7467.32万元,同比下降8.46%;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09亿元,同比降低41.86%。
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2018年营业收入上升但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第四季度净利润大幅亏损的原因。此外,深交所还要求公司结合公司各产品收入、成本、毛利率、期间费用、非经常性损益等变化情况说明2019年一季度巨额亏损的原因及合理性,房地产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分析并披露未来发展战略和未来一年的经营计划。
另外,公司对2019年1-6月经营业绩预计净利润亏损1亿—1.4亿元,原因系项目出售产生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以及部分贷款发生逾期,逾期利息和罚息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增加。
违规担保
除了业绩变脸,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也是拖垮ST新光的重要因素。
资料显示,ST新光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和商业经营为主、回转支承等精密机械制造为辅的双主业经营的公司,前身为经营人造饰品的新光集团,由义乌商人周晓光、虞云新夫妇一手创办,其“鸡毛换糖”的创业故事被翻拍成电视剧《鸡毛飞上天》。2016年,新光集团借壳方圆支承登陆A股,随后更名新光圆成。
2018年以来,新光圆成因债务危机爆发,并且被曝出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被实行风险示警,股票简称改为ST新光。
今年3月,ST新光因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及大股东占用资金等事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深交所披露,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在ST新光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的情况下,ST新光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兼总经理虞云新擅自在担保合同上加盖ST新光公章,为新光集团提供担保18.15亿元,为ST新光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周晓光提供担保1.2亿元,为虞云新提供担保1.2亿元,合计20.55亿元,占ST新光2017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25.59%。
同时,深交所还指出,截至2018年5月,新光集团累计占用ST新光及其全资子公司浙江万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资金14.35亿元,占ST新光2017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17%。
其中,7.6亿元为万厦房产假借预付股权收购款的名义向南国红豆控股有限公司划转资金,南国红豆再将资金划转至新光集团;6.75亿元为在未获得4家债权人同意的条件下,ST新光及万厦房产借债务转移的方式向新光集团提供资金。
截至年报审计报告日,债权人已起诉要求公司承担担保及偿还责任的金额合计14.8亿元,已逾期未起诉的担保金额合计36.15亿元,公司对此皆未计提预计负债。
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补充说明上述诉讼的进展情况,并结合公司预计负债确认标准,说明未对上述诉讼事项计提预计负债的依据及合理性,以及即将采取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