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股民来说,没有什么比一个重磅利好来得让人兴奋,但4月3日一来就是两个。
3日盘面下午市场传出两大消息:一是再融资可能再度松绑,二是股指期货即将放开。
在两大重磅利好加持之下,券商股再度爆发带动大盘持续走强。截至收盘,沪指大涨1.24%,成功突破3200点大关;深成指上涨0.78%。A股资金风向标北上资金再现神迹,早盘曾碎步小幅净流入,但午后一度快速卖出。而在股指期货松绑消息放出之后,立现大规模买盘,全天净流入近36亿元。盘面上,在利好消息刺激之下,早盘上海板块接力热点,集体冲击涨停。午后,市场则在券商和期货概念股的带动之下全面拉升。
分析人士认为,给再融资松绑意味着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将迎来改善和扩张的契机,外延式增长将重现市场,这会改变目前投资者普遍存在的“牛胆熊心”的状态;而给股指期货松绑则会给市场带来规模可观的活水。两大利好叠加,牛市扩张将迎来重大机遇。
看到外延式扩张的曙光
3日盘中,有消息传出再融资可能松绑。传闻中的方案包括:
1、三年期锁价定增,允许董事会前锁定发行价格;
2、证监会批文有效期由6个月放宽到12个月;
3、定增规模由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20%提升到50%;
4、主板、创业板定增投资者由10名和5名放宽到35名;
5、删除原减持新规中要求定增解禁后12个月内减持不超过50%这条;
6、对于创业板定增,要求连续两年盈利改为一年,删除此前募资使用良好的限制条件。
这对于资本市场,特别是对于中小市值的股票来说,无疑是重磅利好。原因是中小市值的上市公司是如果单凭着内生性增长,资产负债表的扩张速度会非常慢,市值很难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再融资若松绑,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做大净资产规模,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之上加一些杠杆,很快就能把上市公司的体量充大,市值也因此可以较快地增长。而从历史来看,如果没有外延式增长,出现大牛市的机率相对是比较低的。
上一波牛市很大程度上就有再融资的助力作用。但在2016年9月之后,针对重组套利、壳费乱飞等各种乱象,证监会出重拳惩治。2017年2月中旬,证监会出台再融资新规,从定价方式、融资规模、融资间隔对再融资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同年5月,证监会又出台了减持新规,其中要求定增股东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合计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3%,同时定增股解禁12个月内减持不得超过50%。
再融资新规和减持新规相继出炉后,从供给端限制了上市公司融资的规模,使得定增融资规模在2017年大幅下滑的基础上,2018年继续下滑。市场也由此滑向了熊市。
2018年国庆之后,监管层开始对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松绑。去年10月中旬,证监会明确并购重组配套融资可以用于补充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流动资金、偿还债务。去年11月9日,证监会宣布对再融资时间间隔的限制做出调整,允许前次募资基本使用完毕或募资投向未发生变更且按计划投入的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不受18个月融资间隔限制,但相应间隔原则上不得少于6个月。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减持新规的存在,使得定增解禁周期拉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定增的难度。另外,相对于并购重组来说,再融资规定还是偏严,而这两者又需要相互匹配才能让市场真正活起来。如果真能全面松绑,未来的再融资会再度兴起,而并购重组活跃度也会越来越高。
股指期货或能锦上添花
除了再融资松绑利好传闻之外,还有股指期货的利好消息。
3日下午两点左右有自媒体传出,据证监会期货监管部处长焦增军在香港所作报告,中国计划放松对股指期货的限制。计划包括:恢复股指期货的正常交易;向外国投资者开放现有的股指期货。证监会拟允许社保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基金、国有化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参与期货市场。
其实,股指期货松绑的风声一直都在。早在三月初的两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就曾表示,股指期货放开相关措施正在研究,今年应该会出来。
股指期货松绑对于市场来说,最大的利好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相关政策可以支撑券商股的估值,因为股指期货松绑之后,量化对冲的资金规模会上来,换手率会加大,而券商股的稳定有利于大盘的稳定;二是股指期货松绑之后有可能引来大规模活水,这股活水就是银行层面的理财资金。银行理财资金需要的是稳定的收益,量化对冲基金若重新活跃,且能够提供稳定的投资回报,银行理财资金再次大规模进场的概率会加大。
分析人士认为,现阶段的市场,显然是北上资金在控制着定价权,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若要想夺回定价权,必须要有内地的成规模资金进场。而大规模资金进场无疑又会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动静,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股指期货发挥作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