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策略陈果:三季度创业板指数大概率会上涨

来源:安信证券 作者:陈果 林荣雄 2018-08-14 09:24: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从板块角度来看,核心结论是中小创和主板配置比例走势相反,下半年创业板Q3加仓概率相对要高于Q4。从行情涨跌幅来看,中小创板块增减仓与行情波动较为吻合,主板的一致性则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基金对于中小创的配置偏好。

(原标题:安信策略陈果:三季度创业板指数大概率会上涨)

1。特别关注:基于基金历史配置行为的新探索和新发现

自2016年初2638点以来,A股整体处于弱势震荡的格局,在此大背景之下,市场对资金的变化十分敏感。一方面表现在过去一段时间,随着A股逐步开放且被纳入MSCI,国际资本开始从陆股通、QFII、RQFII等渠道加速流入A股市场,成为市场边际交易的重要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不可忽略的便是场内资金的存量博弈。从去年上证50一枝独秀,到今年成长板块风起云涌,创业板指区间最大涨幅接近20%,就可见一斑。由于外资和散户群体的配置行为难以精准描述,因此本篇报告将以2010年至今国内A股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季度重仓股作为场内资金的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市场行情,发掘和探讨其资产配置行为可能存在的一些规律,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

核心结论:整体而言,2018Q3基金相对配置、仓位变动与行情表现大概率相对偏向中小创和成长风格。

动态视角:

从板块角度来看,创业板在2018Q2处于超配、持平、下跌的状态,结合历史规律,创业板当前下跌且持平时,下季度上涨且超配的概率为100%,因此我们预测在2018Q3创业板行情有大概率会上涨,并继续维持超配状态。(提示:由于样本容量有限且是基于历史对于未来进行预判,以上结论仅供投资者参考。)

从风格角度来看,成长风格2018Q2处于超配、持平、下跌的状态,在历史规律中,当前下跌且超配是下季度上涨且超配的概率为60%,因此我们预测成长风格在2018Q3较大可能会出现行情上涨的趋势,这与从板块角度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吻合,创业板板块成分多属于成长板块,两者均得出下季度行情出现涨势的预判。(提示:由于样本容量有限且是基于历史对于未来进行预判,以上结论仅供投资者参考。)

从行业角度来看,在中信分类的29个行业中,结合历史规律和Q2实际情况来看,下一季度会出现行情上涨或增加持仓比例可能性较大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电子元器件、银行、煤炭、交通运输、家电和食品饮料,这其中有近一半的行业属于成长风格行业,这也与上述我们在风格预判中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首先从静态角度进行发掘,我们认为持续增仓的行业的行业多属于产业趋势与时代新要求的成长领域,下半年中小创相对主板增仓概率大。

从板块角度来看,核心结论是中小创和主板配置比例走势相反,下半年创业板Q3加仓概率相对要高于Q4。

从配置比例来看,主板多数处于低配状态,中小创基本处于超配状态。举例来说,在2012Q2到2018Q2共包含25个时间区间,主板有21次处于低配状态,占比84.00%,4次处于标配状态,占比16.00%,主板的低配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股和周期股低配,剔除金融股以后,主板低配;中小企业板始终处于超配状态;创业板有22次处于超配状态,占比88.00%,2次处于低配状态,占比8.00%。

从仓位变化角度看,中小创和主板配置比例走势相反,主板、中小板大多分别在二季度和四季度、一季度加仓概率大,下半年创业板Q3加仓概率相对要高于Q4。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持仓变动方向较为类似,大多时间内二者同涨同跌,与主板持仓变动方向则相反,主要原因在于风格切换与牛熊市中的资金博弈。最明显的仓位变动发生在2015年Q1,主板持仓比例由2014Q4的71.00%下降至51.24%,同期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持仓比例分别由15.28%、13.71%上涨至25.60%、23.61%。结合当时的市场表现,在2015年Q1,创业板累计上涨59.93%,远高于同期主板18.39%的涨幅。分季度来看,主板偏好于在二季度和四季度增加持仓比例,在2012Q2至2018Q2的二季度和四季度增加持仓比例次数分别为5次和4次,概率分别为71.43%和66.67%,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二季度和四季度主导行业多为工业和消费,这两种风格主板占比均较高;中小企业板偏好于在一季度增加持仓比例,概率为83.33%;创业板偏好于在二季度增加持仓比例,概率为85.71%,下半年来看Q3增仓概率要高于四季度,我们认为主要因为在于基金往往需要通过创业板业绩的持续验证才考虑加仓创业板,同时在四季度时为了避免业绩滑坡而提前进行撤离。

从行情涨跌幅来看,中小创板块增减仓与行情波动较为吻合,主板的一致性则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基金对于中小创的配置偏好。具体而言,主板的持仓比例自2012Q2起持续下跌,虽在2014Q4出现反弹,但之后仍延续了下跌的趋势,并在2015Q4达到历史最低位,为41.05%,其后缓慢回暖,在50%-60%区间内波动。结合行情来看,主板在2012年起维持横盘趋势在2000点左右波动,并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上涨,进入2015年的牛市行情,最高位达到5178.19点,随后在2016年年初再次下跌至3000点左右,开始了新的一轮横盘。2018年年初至今,主板呈现持续下跌趋势。不难看出,主板之所以一致性较差主要在于14-15年牛市背景下基金大幅增加中小创的配置以及2016年至今震荡下跌环境中基金对于中小创板块偏好的下滑。

从风格角度来看,核心结论是成长和金融风格的持仓变动负相关,Q3金融增仓概率仅为16.67%。

从配置比例来看,成长和消费风格多处于超配状态。举例来说,在2012Q2到2018Q2共包含25个时间区间,成长风格始终处于超配状态;金融风格有24次处于低配状态,占比96.00%;周期风格有22次处于低配状态,占比88.00%,3次处于标配状态,占比12.00%;消费风格有24次处于超配状态,占比96.00%,1次处于标配状态。

从仓位变化角度看,成长和金融风格的持仓变动负相关,金融偏好在四季度加仓,成长偏好在一季度加仓。从历史仓位变动来看,周期风格和消费风格的持仓情况较为稳定,波动较小,且持仓变动方向较为类似,我们让认为这主要与周期和消费处于上下游产业链有关。而成长风格和金融风格的持仓情况变动幅度较大,且两者的变动方向呈现负相关关系,这则主要与市场风险偏好相关。以2014Q4为例,成长风格持仓比例由45.67%下降至29.12%,同期金融风格持仓比例由8.92%增加至34.32%。结合当时市场表现来看,成长风格指数上涨1.30%,远低于金融风格指数74.70%的增幅。分季度来看,成长风格偏好于在一季度增加持仓比例,在2012Q2至2018Q2的一季度增加持仓比例次数为4次,概率分别66.67%;周期与消费风格增仓概率分布较为平衡,并未体现出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金融风格偏好于在四季度增加持仓比例,概率为66.67%,同时在三季度增仓概率较低,为16.67%。结合金融和成长风格的加仓时间,我们认为风格切换往往容易发生在岁末年初,主要原因则在于春季躁动、调仓建仓需求以及为年报一季报业绩提前布局。

从行情涨跌幅来看,消费风格增减仓与行情波动最为吻合。具体而言,消费风格的持仓比例自2012Q2起始终较为平滑,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并在2015Q2达到历史最低位,为15.04%,其后继续缓慢上涨,在20%-27%区间内波动。结合行情来看,消费风格指数的涨跌也较为温和,仅在2015Q2出现过一次较大幅度的下跌,其余时间都维持着一个平稳的趋势。

从行业角度来看,核心结论是持续增仓的行业的行业多属于产业趋势与时代新要求的成长领域,军工行业正处于历史仓位反弹底部。

从配置比例来看,大多数行业与其所属风格大类的配置状态基本吻合。多数处于超配状态的行业为传媒、计算机、通信、电子元器件、医药、国防军工、轻工制造、基础化工、电力设备、餐饮旅游、家电和食品饮料,多数处于低配状态的行业为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有色金属、钢铁、煤炭、建筑、建材、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电力及公用事业、机械、纺织服装、汽车、商贸零售、农林牧渔和综合。

从仓位变化角度看,持续增仓的行业的行业多属于产业趋势与时代新要求的成长领域。结合历史数据,从长期视角来看,仓位持续震荡向上的行业有家电、食品饮料、交通运输、电子元器件、通信、计算机和传媒,多为代表经济发展趋势的成长型行业;同时,仓位持续震荡向下的行业有煤炭、建筑、汽车、农林牧渔、非银行金融、房地产,多为传统型行业。不难看出,持续增仓的行业的行业多符合产业趋势与时代新要求。分季度来看,偏好于在一季度增加持仓比例的行业为国防军工、医药、计算机和传媒等;偏好于在二季度增加持仓比例的行业为餐饮旅游、食品饮料等;偏好于在三季度增加持仓比例的行业为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偏好于在四季度增加持仓比例的行业为银行、非银行金融、房地产等。

基础化工、机械、电力设备、国防军工与纺织服装5个行业的持仓比例有着较为明显的区间效应。其中,基础化工行业的持仓比例区间为2%-7.50%左右,目前从2018年基金中报的披露来看,基础化工行业的基金配置比例为3.40%,且在2018Q1触底反弹。机械行业的持仓比例波动较大,上下限区间为2%-6%左右,目前2018Q2的机械行业持仓比例为3.83%,此前已连续5个季度减少持仓。电力设备行业的持仓比例走势与机械行业比较接近,同样波动较频繁,上下限区间为2%-5%左右,目前2018Q2的基金配置比例为2.45%,已接近历史底部。国防军工行业的持仓比例区间为1%-3%左右,目前2018Q2的基金持仓比例为1.14%,相对于历史处于较低水平,且在2017Q4达到了上一轮的底部,之后处于缓慢上涨的状态,并且国防军工行业在2018年基本面有所改善,未来两年增长相对确定,因此我们预测接下来国防军工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增仓空间。纺织服装行业的持仓比例区间为0.5%-1.5%左右,目前最新季报披露的持仓比例0.50%。

在静态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分析基金的配置行为时,往往从配置比例(超/标/低配)以及仓位变化(增/持平/减仓)来观察,同时辅以相关领域的行情表现(上涨/下跌)。囿于数据时效性较差,当期结论即便精准刻画基金配置路径,也大多在此前行情中被预知。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换一个视角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而言,由于基金仓位数据为季度公布,站在当季,我们最想知道的是下一个季度基金仓位数据的变化趋势。在基金仓位可以通过历史配置行为与行情表现推测的默认前提下,我们按照配置比例、仓位变化和相应行情表现梳理历史,并通过三者的关系分别从板块、风格和行业的角度来发掘基金下一季度仓位的变化规律。我们经过仔细梳理并筛选出发生概率超过70%的基金配置行为历史规律,供广大投资者参考。

根据以上基金配置行为的跨季规律,同时结合2018Q2各板块、风格和行业的情况,我们得出2018Q3大概率整体偏向中小创和成长风格,具体预判如下:

从板块角度来看,主板2018Q2处于低配、持平、下跌的状态,但无法从上述结论中找到重复概率较高的历史规律加以预测;中小企业板2018Q2处于超配、减仓、下跌的状态,在历史规律中,当前下跌且减仓时下季度上涨且超配的概率为75%,因此我们预测在2108Q3中小企业板行情有较大概率会上涨,同时延续超配状态不变;创业板在2018Q2处于超配、持平、下跌的状态,结合历史规律,创业板当前下跌且持平时,下季度上涨且超配的概率为100%,因此我们预测在2018Q3创业板行情有大概率会上涨,并继续维持超配状态。(提示:由于样本容量有限且是基于历史对于未来进行预判,以上结论仅供投资者参考。)

从风格角度来看,成长风格2018Q2处于超配、持平、下跌的状态,在历史规律中,当前下跌且超配时下季度上涨且超配的概率为60%,因此我们预测成长风格在2018Q3较大可能会出现行情上涨的趋势,这与从板块角度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吻合,创业板板块成分多属于成长板块,两者均得出下季度行情出现涨势的预判;金融风格2018Q2处于低配、减仓、下跌的状态,历史规律中若金融风格当前下跌且低配,则下季度低配且持平的概率为70%,因此我们预测金融风格在下一季度的配置比例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动;周期风格当前处于低配、增持、下跌的状态,但在其历史规律中不存在符合当前形势且具有代表意义的结论;消费风格2018Q2处于超配、减仓、下跌的状态,结合历史规律,若消费风格当前下跌且超配,则下季度超配且减仓的概率为75%,因此我们预测在下一季度消费风格仍处于超配状态但持仓比例稍有降低。(提示:由于样本容量有限且是基于历史对于未来进行预判,以上结论仅供投资者参考。)

从行业角度来看,在中信分类的29个行业中,结合历史规律和Q2实际情况来看,下一季度会出现行情上涨或增加持仓比例可能性较大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电子元器件、银行、煤炭、交通运输、家电和食品饮料,这其中有近一半的行业属于成长风格行业,这也与上述我们在风格预判中得出的结论相吻合。举例来说,计算机行业在2018Q2处于超配、增仓、下跌的状态,在历史规律中,当前超配且增仓,下季度上涨且超配的概率为78%,因此我们预判在Q3计算机行业较大概率将有上涨行情。(提示:由于样本容量有限且是基于历史对于未来进行预判,以上结论仅供投资者参考。)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以下几点规律:

当季度增仓且偏低(同时低配),但是下季度增仓或上涨,各行业行业均较为明显。对于行业在当季度增仓且区间涨跌幅偏低,我们可以认为提前布局的可能性较大,即可能基金在季度的后期为了抢占先机而提前布局,所以在提前布局的下季度,我们推测该行业会增仓或者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于成长行业,当季度增仓且偏低但是下季度增仓或上涨的概率为73.68%,其中现象最明显的为电子行业。电子行业在2012Q2到2018Q2中有5个季度增仓且相对涨幅偏低,且全部在下季度增仓或绝对上涨,概率为100%,我们以2015Q3为例,相比2015Q2环比增仓10.47%,区间涨跌幅为-33%,与上证综指的涨幅15.93%相比是偏低的,可以认为其在2015Q3提前布局的可能性大,而在下季度也就是2015Q4,虽然环比减仓0.39%,但区间涨跌幅为43.48%,相比Q3明显上涨。对于周期行业,当季度增仓且偏低但是下季度增仓或上涨的概率为70.37%。我们以有色金属2017Q2为例,相比2017Q1环比增仓14.86%,区间涨跌幅为-5.53%,与上证综指的涨幅4.90%相比偏低,可以认为其提前布局的可能性较大,而在下季度2017Q3环比增仓84.86%,区间涨跌幅为25.62%,相比Q2显著上涨,因此证明了提前布局行业的未来走势。对于金融行业,当季度增仓且偏低但是下季度增仓或上涨的概率为100%,我们以非银金融2017Q1为例,相比2016Q4环比增仓22.86%,区间涨跌幅为-0.96%,在所有2017Q1增仓行业中非银金融增仓明显但是涨跌幅靠后,与上证综指的涨幅3.83%相比也是偏低的,且具体而言,非银金融业绩转好且弹性较高,在震荡向上环境中进攻价值更加明显,因此可以认为其在2017Q1提前布局的可能性较大,在下季度2017Q2,环比增仓107.55%,区间涨跌幅为8.68%,两者相比Q1明显上涨。对于消费行业,当季度增仓且偏低但是下季度增仓或上涨的概率为78.57%。我们以交通运输2012Q3为例,相比2012Q2环比增仓11.86%,区间涨跌幅为-11.80%,与上证综指的涨幅8.77%相比偏低,可认为提前布局的可能性较大,而在下季度2012Q3环比增仓13.33%,区间涨跌幅为8.90%。

当季度减仓且偏高,但是下季度减仓或下跌,金融和消费行业尤为明显。对于行业在当季度减仓且区间涨跌幅偏高,我们可以认为提前撤离的可能性较大,即可能基金在季度的后期为了避免下跌而提前撤离,所以在提前布局的下季度,我们推测该行业会减仓或者下跌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于周期行业,当季度减仓且偏高但是下季度减仓或下跌的概率为64.00%,排除建材行业后,概率可达到71.43%。我们以轻工制造2015Q4为例,相比Q3环比减仓14.98%,区间涨跌幅为39.66%,相对于上证综指涨幅14.12%偏高,而虽然在下季度2016Q1环比增仓26.88%但是区间涨跌幅为-19.73%且相比上证综指跌幅偏低。对于金融及房地产行业,当季度减仓且偏高但是下季度减仓或下跌的概率为90.00%。我们以银行2013Q4为例,相比Q3环比减仓38.98%,区间涨跌幅为-7.03%高于上证综指跌幅-11.51%,而在下季度2014Q1环比减仓-23.65%,区间涨跌幅为-3.50%。对于消费行业,当季度减仓且偏高但是下季度减仓或下跌的概率为88.89%。我们以农林牧渔2013Q1为例,相比2012Q4为例环比减仓-37.06%,区间涨跌幅为0.02%相比上证综指跌幅-1.43%偏高,而虽然在下季度2013Q2环比增仓18.84%,但区间涨跌幅为-11.97%

2。产业资本:7月全A净减持49.91亿元

2.1。板块角度:7月中小板净减持规模减小

7月产业资本为净减持49.91亿元。7月产业资本增持、减持规模较上月均有所减小,减持规模(167.09亿元)比6月相比减小14.30%,增持规模(117.18亿元)与6月相比减小17.72%,净减持金额为49.91亿元。

从增减持频率上看,7月份增持1188次,环比上月减少12.90%;减持719次,环比上月下降8.99%。

从产业资本股东结构上来看,7月份个人股东连续第11个月减持,净减持4.30亿元,净减持规模环比6月的0.32亿元增加1239.62%;高管股东7月份净减持28.86亿元,净减持规模环比6月的净增持5.52亿元增加422.89%;公司股东连续第5个月减持,7月份净减持16.75亿元,净减持规模环比6月的46.72亿元减少64.15%。

7月主板和创业板净减持规模增加,中小板净减持规模减小。7月主板净减持规模为22.38亿元,较6月净减持规模9.68亿元增长131.17%;中小板净减持规模为8.92亿元,较6月净减持规模29.26亿元减少69.52%;创业板净减持规模为18.61亿元,较6月净减持规模13.62亿元增加36.67%。

2.2。行业角度:7月减持消费,增持周期

7月产业资本增持周期股,减持金融、消费、稳定和成长股。7月金融、周期、消费、稳定和成长风格净增持额分别为-21.66亿元、16.87亿元、-14.32亿元、-0.96亿元、-29.84亿元。其中,金融股由6月的净增持5.42亿元转为净减持21.66亿元;周期股7月的净增持规模由6月的7.74亿元增加为16.87亿元;消费股7月的净减持规模由6月的23.10亿元减少为14.32亿元;稳定股由6月的净增持0.36亿元转为净减持0.96亿元;成长股7月的净减持规模由6月的42.98亿元减少为29.84亿元;消费、成长风格净减持规模减小,金融、稳定股净减持规模增加,周期风格净增持规模增加。

7月净增持金额前三的一级行业为非银金融(10.91亿元)、化工(8.10亿元)、电子(3.23亿元);后三的一级行业为医药生物(-19.26亿元)、房地产(-19.14亿元)、计算机(-16.73亿元)。

7月净增持金额前三的二级行业为多元金融Ⅱ(9.51亿元)、化学制品(7.99亿元)、光学光电子(7.78亿元);后三的二级行业为房地产开发Ⅱ(-19.44亿元)、计算机应用(-14.57亿元)、生物制品Ⅱ(-11.40亿元)。

2.3。个股角度:7月产业资本偏好增持中小市值板块

我们将产业资本增减持的公司按市值分为小市值(0-200亿)、中小市值(200-500亿)、中等市值(500-1000亿)、高市值(1000亿以上);按估值(PE,TTM)分为低PE(0-30)、中低PE(30-50)、中等PE(50-100)、高PE(100以上)。同时,为了避免分组带来的基数效应,下文占比计算采用以下公式:分组占比=增减持分组公司数量/全部A股分组公司数量*100%,样本有进行选择性筛选和剔除。

增持方面,7月产业资本偏好中小市值公司。从市值角度,增持更偏向中小市值公司,7月增持占比为11.54%,高于其他市值(小市值8.03%,中等市值10.98%,高市值9.86%);从市盈率来看,7月增持更偏向低PE公司,占比最高为10.66%,高于其他估值偏好(中低PE公司占比为8.13%,中等PE公司占比为5.55%,高PE公司占比为6.02%)。

减持方面,7月产业资本偏好减持高市值公司。从市值角度,减持分布更偏向于高市值公司,7月减持占比为7.04%,高于其他市值(小市值6.63%,中小市值5.13%,中等市值4.88%);从市盈率来看,7月减持更偏向高PE公司,占比最高为7.45%,高于其他估值偏好(低PE公司占比为5.51%,中低PE公司占比为7.18%,中等PE公司占比为7.24%)。

3。限售解禁

二级市场限售解禁:8月份市场解禁规模环比下降。8月(1646.50亿)解禁规模较7月(2816.15亿)减少1169.65亿元,环比下降41.53%。

8月解禁规模环比下降,医药生物、交通运输和有色金属解禁压力大。就申万一级行业来看,8月份限售解禁市值前五的行业依次为医药生物(343.29亿元)、交通运输(171.97亿元)、有色金属(122.85亿元)、传媒(110.53亿元)和化工(82.66亿元)。具体而言,8月份各行业限售解禁压力排位整体变动不大。其中,医药生物、交通运输、传媒行业限售解禁规模较7月上升明显。

4。大宗交易:成交额减少,溢价占比增加

4.1。大宗交易规模:成交额减少,溢价占比增加

7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额减少,折价和溢价成交额均环比下降。从整个二级市场的角度来看,7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额相较7月份减少,本月降至260.25亿元,环比下降32.40%。在大宗交易结构方面,7月份折价成交额比重下降至82.48%(6月份折价成交额占比87.10%),溢价成交额比重上涨至17.52%(6月份溢价成交额占比12.90%)。本期折价成交额为214.65亿元,环比上月下降35.98%,溢价成交额为45.60亿元,环比上月下降8.20%。

4.2。行业交易动向:各风格大宗交易成交额均有所下降

7月份各风格大宗交易成交额均有所下降,成长风格为所有风格最高,金融紧随其后。从各风格来看,7月份成长风格大宗交易为所有风格中成交额最高的,交易额达到88.91亿元,较6月下降12.22%;周期风格交易额为55.40亿元,较6月下降42.65%;消费风格交易额为63.00亿元,较6月下降14.43%;稳定风格交易额为7.13亿元,较6月下降32.80%。

7月份房地产、医药生物和电子大宗交易成交额较多。分行业来看,7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额前五的行业为房地产(45.39亿元)、医药生物(43.04亿元)、电子(21.95亿元)、化工(15.57亿元)和农林牧渔(13.84亿元)。成交额后五的行业为国防军工(0.59亿元)、采掘(1.26亿元)、纺织服装(1.55亿元)、银行(1.71亿元)和综合(1.74亿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