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期或有扭转 A股布局顺势而上
受增长、贸易战不确定性暂时减轻的影响,上周国际股市普遍上涨;A股、港股反弹幅度较大。A股各宽基指数中,创业板涨幅较大;风格上,高估值和大市值相对较佳;大类板块上,消费领涨,科技和周期次之。国内货币市场维持宽松,利率债小幅上涨,3、5年期信用利差小幅扩大,其余期限有所下行。OPEC原油产出增长,油价显著下跌;焦煤动力煤因库存增长与环保影响下游消费而持续下跌,铜铝锌等金属因预计需求减弱而出现下跌;钢价因大气治理等限产预期影响继续上涨。农产品方面,美豆因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创新高与机构调低美豆出口而大幅下跌,美棉因机构预测供需改善和库存减少而显著上涨。美元指数小幅上涨,人民币小幅走贬。
展望本周,海外经济方面,Fed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上半年美国经济处于扩张状态。意味着支持年内加息2次预期。欧洲央行会议纪要则主要强调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全球增长中,美国相对较强的局面将维持,维持美元趋于升值的判断。国内经济方面,6月CPI与非食品的CPI均处于较为温和的状态,后续大概率仍会处于货币政策无须关注的水平。PPI环比增速加速,但后续数月同比增速大概率下行。出口景气较佳,预计后续下行概率偏大。表内融资维持改善势头,但非标萎缩趋势没有改观,预计政策将继续趋向宽松。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有所下降,但未回到无须担忧的水平。
具体来看,A股和港股,贸易摩擦阶段性落地,国内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已见调整,一路走低的市场预期有扭转的迹象。由于驱动这两个市场上涨的是对系统性风险的担忧减弱,大多数板块都会受益于风险偏好的好转,期间相对收益大概率由行业具体的基本面数据所驱动。A股中报业绩预告显示创业板业绩增速减缓,不达预期占比较多;消费板块只有纺织服装边际改善仍较明显;成长板块中计算机、国防军工盈利表现较高;周期性行业盈利仍然保持高增,煤炭、金融表现偏弱。
关注医药和大消费
展望下半年投资,医药和大消费仍是重点关注的两大领域,但细分布局的思路较上半年有明显不同。
对于医药股,从估值角度看,板块的泡沫已经比较明显。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关于创新药的多项政策快速落地对医药板块形成实质性利好,也显著推升了市场预期。但医药总体上是个缓慢上行的行业,创新药的研发和推出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经过上半年的上涨,部分企业在估值方面已不具备吸引力。下半年在医药板块仍坚持估值和基本面选股。此外,在医疗服务领域,除了专科连锁,高端医疗服务可能比承担社会公益责任的普及型综合医院更有投资机会。
相比医药股,更看好消费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数据显示,在美股市值前100位的上市公司中,消费类企业有近60家。对比起来,中国的消费企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当下房地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还是比较显著,但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行为越来越向品牌企业靠拢,低单价、偏刚性的需求更值得关注。具体到细分行业,部分二线白酒、家电龙头业绩增速稳定,确定性较高,可以关注。
聚焦科技股 关注人工智能等七主线
今年以来受市场调整影响,部分科技龙头估值已回调至历史中低位水平。当前A股的调整已释放了大部分风险,但A股市场核心的驱动因素仍是企业盈利提升,基本面未发生大的变化。港股市场虽然由于外围市场影响也出现波动,市场避险情绪上升,但短期调整不改变中长期优势。综合看来,当前市场迎来较好布局时机。
在科技股细分领域,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3D感测、电动车、金融科技以及5G七大主线,从中精选个股。预计7月中下旬科技股会出现一波向上反弹,一方面因智能手机供应链进入备货旺季,整体配置价值凸显;另一方面,国内新能源车备货亦进入旺季,上中下游业绩均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