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小米CDR招股书,对于生态链中大多处于发展阶段的创业型公司而言,通过与小米合作,借助小米在品牌、设计、销售渠道、供应链资源、资金、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支持,这些企业可以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快速成长壮大。
单一客户依赖需破解
有的小米生态链企业似乎“野心”更大。2015年9月,华米科技开始自建品牌Amazfit,以谋求在定价、销售、市场推广等多方面的灵活自主性。与低毛利率的小米系产品不同,Amazfit追求高端用户市场,其在京东销售的一款运动手表售价高达1499元。而小米手环基础款仅卖79元。
2018年2月,华米科技赴纽交所上市。公司在招股书揭示了对小米高度依赖的风险。“作为公司最重要的客户和销售渠道,小米与公司的关系出现任何一点变化,均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未来取决于公司推进自主品牌的能力。”2015年,对“小米系”的销售额贡献了公司97.1%的营收;2016年降至92.1%,2017年该数字降至78.8%,但仍然偏高。
挂牌企业动力未来同样存在依赖单一客户的困扰。年报显示,2017年动力未来通过小米科技及小米通讯渠道销售的插线板产品及数据线产品占其销售总量的70%以上。当年,动力未来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上升88.32%,净利润为2635万元,同比上升175.13%,净利率为10%。
虽然业绩大幅增长,但动力未来“心有所悸”。2015年和2016年,来自于小米科技及小米通讯的收入比例分别为99.99%、85.12%,对小米单一客户的收入占比非常高。公司表示,已经意识到销售渠道过于单一,且过于依赖小米科技的风险。公司已拓展京东、百安居、苏宁易购(行情002024,诊股)等渠道,并将继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降低对小米科技的依赖。
此外,动力未来面临毛利率较低的风险。2015年-2017年,公司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9.76%、16.71%、21.78%。
动力未来表示,公司毛利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为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产品定价较低。同时,主要产品与小米科技约定利润分成,一部分毛利转移给小米科技作为公司加入其生态链,使用其商标、商城进行销售的补偿。
2018年4月25日,雷军在小米新品发布会上表示,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综合税后净利润率不超过5%。这也给生态链相关企业的成本管控带来挑战。
在小米生态圈内,同样面临竞争。小米科技另一家合作公司紫米公司亦提供智能插线板等产品。动力未来表示,尽管公司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培养自身品牌,力争降低对合作伙伴的依赖。但从目前情况看,与小米科技如果不能保持合作关系或合作份额,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