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融街(000402)发布一季度业绩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77%;实现营业收入为34.2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34.73%;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与上年同期持平。从一季度业绩报告来看,金融街当期业绩似乎中规中矩,但结合其2018年3月27日发布的2017年度报告来看,金融街正在积极实施推进新战略,未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能力提升。
新班子 新战略 新思路
2017年年中,金融街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聘任新一届管理团队,从组成人员的履历来看,相关人员多为具有房地产行业多年经验专业人士,且在金融街一线市场效力多年,管理层专业能力和稳定性可期。
公司在换届后完成新一轮发展战略修订工作,在区域发展战略上,金融街将深耕五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拓展环五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一小时交通圈的卫星城/区域;服务通州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国家战略;适时拓展海外市场。在业务战略上,金融街将以开发销售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为双轮,以四大产品体系(商务产品、住宅产品、特色小镇产品、金融集产品)、四大服务体系(商务产品服务体系、住宅产品服务体系、特色小镇服务体系、金融集服务体系)为抓手,打造房地产全价值链业务平台。
新战略下区域扩张加快突进
金融街对业务拓展一向秉承自己的判断,在避过土地溢价率高企的2016年度后,2017年,金融街抓住市场机会频频发力,全年共获取18个项目,权益投资额达到247亿元,较往年大幅提升。项目所在区域包括新进入的成都、武汉、苏州、佛山、廊坊等5个城市/区域,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公司已深耕多年的城市/区域,初步完成了公司新一轮战略布局。
进入2018年后,金融街持续推进战略落地,在区域发展上继续加强在五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和环五大城市群中心城市一小时交通圈的卫星城/区域的项目投资拓展力度,根据其已发布的公告来看,2018年至今,金融街在北京、武汉、廊坊、成都等地再获4个项目,新增权益投资额50.9亿元。
从金融街近期拿地频率来看,公司自2017年以来的这轮加快项目拓展没有放缓的势头,而这种拓展趋势无疑对未来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先打下了一个较为牢固的基础。
新形势下物业升值潜力较大
资产管理业务一向是金融街以开发销售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为双轮业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经验来看,房地产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必然走向开发和资产管理并重的发展模式,而金融街凭借其在成立之初就投身于中国核心城市核心区域即北京金融街建设的先天优势,很早即开始布局优质资产的持有和经营,不断摸索合理的经营模式和业态配置。截至2017年底,金融街持有自持物业规划建筑面积约121.2万平方米,同时,公司持有物业位于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资产价值和升值潜力较好。
随着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的扩大、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公司在核心区域持有项目的租金水平提升,近年来金融街资产管理业务的经营收入稳步提升,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度日益凸显,公司披露的2018年一季度报告显示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持有物业业务经营模式和开发销售业务不同,投资回报周期在15~20年,为了保障公司现金流稳健,公司通过持有物业经营物业抵押贷、资产证券化等债权方式回笼现金流,同时也提升了公司有息资产负债率和净负债率。如果公司将持有物业以账面价值出售,公司负债率水平将明显下降。
融资成本较低 融资方式创新
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周期较长,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回款与公司在特定时期的发展需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外部融资必不可少。应该说,金融街的发展模式以及公司的经营质量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评级机构给予公司AAA的最高信用评级,2017年在“防风险、去杠杆”的金融政策导向下,市场融资环境趋紧利率上行,公司全年平均融资成本为5.15%,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2017年5月,金融街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成功发行首单66.5亿元资产支持证券,为资本市场2017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地产资产证券化产品和成本最低的同类证券化产品,也是市面上首单引入保险资金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本次融资为金融街盘活自持物业存量资产,为公司打通自持物业“投融管退”全价值链的运营模式打下基础。
金融街表示,公司以“成为中国领先的商务地产服务商”的中长期发展愿景。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对行业趋势、市场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和监控,动态评估重点风险变动情况,积极应对行业和市场发展形势变化,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