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新股资讯 - 正文

IPO“堰塞湖”基本消解:新增减少 终止审查数持续攀升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程丹 2018-04-16 08:22:2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首次公开发行(IPO)排队队列中终止审查的企业数持续增加,仅3月30日就创出单日38家“撤材料”的最高值,截至4月12日,今年以来已有113家企业离开了IPO通道。伴随在审企业撤回首发申请的增多和新增申报企业数量的减少,困扰A股市场的IPO“堰塞湖”正在快速消解,排队企业家数已降到333家。

(原标题:IPO“堰塞湖”基本消解:新增减少 终止审查数持续攀升)

首次公开发行(IPO)排队队列中终止审查的企业数持续增加,仅3月30日就创出单日38家“撤材料”的最高值,截至4月12日,今年以来已有113家企业离开了IPO通道。伴随在审企业撤回首发申请的增多和新增申报企业数量的减少,困扰A股市场的IPO“堰塞湖”正在快速消解,排队企业家数已降到333家。

有券商人士表示,从严监管让IPO在发行常态化的同时,也让不少有瑕疵、不再符合审核标准的企业打了退堂鼓,这对于提高IPO发行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有好处的。

撤回者骤增 新增者寡淡

谁也不曾想到,IPO“堰塞湖”从最高峰时的约900家降至现在的300多家,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这一方面是因为IPO从严审核下的发行常态化,另一方面是监管力度的加大让一些不达标的企业萌生了退意。

来自证监会的最新消息显示,截至4月12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333家,其中,已过会29家,未过会304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91家,中止审查企业13家。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已有113家企业终止了IPO申请,其中仅3月份就有79家,仅在3月30日当日就有38家企业离开IPO通道,刷新了单日“撤材料”纪录。与之对比明显的是,今年以来新增申报企业数量只有16家,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

从公司行业来看,申请终止审查企业所属行业大多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在IPO排队企业大幅减少的同时,IPO过会率和审核企业家数也大幅放缓。2018年以来,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首发公司总家次82次,其中通过为40家次,过会率仅为48.78%;未通过为34家次,占比41.46%;其他(暂缓表决、取消审核)为8家,占比9.76%。相比之下,2017年同期,发审委审核公司总数达到103家次,其中90家次通过,过会率为87.38%。

大量企业撤回IPO申请,同新股发行审核的日趋严格以及现场检查带来的压力有关。2017年下半年,在做好新股发行常态化工作的同时,证监会对22家IPO在审企业开展了现场检查。在现场检查中,证监会对2家企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对13家中介机构拟按程序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对存在其他问题的企业及其中介机构进行督促整改或约谈提醒,在现场检查准备和实施期间,共有10家企业撤回了IPO申请。

证监会还表示,2018年上半年将继续深入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检查范围主要包括: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中的企业;日常审核中发现存在明显问题或较大风险的企业;反馈意见或告知函等回复材料超期未报的企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IPO审核日益趋严的大背景下,一些本身业绩不理想、资质有瑕疵、质量不过关的企业选择撤回申报材料也在情理之中。

业绩不佳、三类股东企业撤回较多

令企业萌生退意的还有今年年初证监会的一则监管问答,证监会明确表示将区分交易类型,对标的资产曾申报IPO被否决的重组项目加强监管,其中,对于重组上市类交易(即借壳上市),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

“一朝被否后续影响太多。”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一些没有十足把握能够过会的项目,我们都会劝企业先自行撤回材料,等重新准备后确保符合标准了再申报,按照当前的审核节奏,企业提交材料半年后就能上发审会,日后这一周期会随着排队企业的减少越来越快,即报即审将在不久后到来。

纵观终止审查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两类,一类是业绩表现不佳,尤其净利润、营收不符合市场预期,IPO审核从严加速此类企业退出。一类是新三板企业,特别是存在三类股东情况的,由于三类股东可能存在层层嵌套和高杠杆,以及股东身份不透明、无法穿透等问题,不符合上市监管“股权清晰”的审核要求,一直受到发审委的重点关注,因此三类股东也成为新三板挂牌公司拟IPO的重大阻碍,虽然之前新三板公司文灿股份成功过会,但绝大多数IPO待审的新三板公司并不能像文灿股份一样做到对三类股东进行100%的穿透核查。

安信证券研究显示,目前新三板申报IPO排队且处于正常审核状态的企业共112家,近三年净利润合计达1亿以上且最近一年净利润达5000万以上的企业共58家,占比51.8%。目前处于辅导期尚未申报的企业共445家,其中,近三年净利润大于1亿元,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大于5000万的企业共83家,占比18.7%。安信证券认为,IPO审核趋严加之净利润门槛或将提高,也导致了新三板拟IPO企业的撤回申报高峰的来临。

在IPO“堰塞湖”逐步消退的同时,监管层也在释放着政策信号吸引新经济企业到A股来。境内创新企业可通过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上市,试点企业名单、规模具体要求确定,目标涵盖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等,证监会在上周五率先对网信企业亮出“邀请函”。按照标准,目前尚未在境内外上市、估值超过200亿人民币的“独角兽”包括蚂蚁金服、滴滴出行、小米等约29家,合计估值约2.74万亿人民币。在境外上市且符合试点企业条件的“独角兽”5家,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网易、腾讯等,合计市值约7.1万亿人民币,初步预计境外上市“独角兽”回归将吸收资金约0.5万亿人民币,约占当前A股总市值的1%。

另外值得注意的,2018年初至今,IPO周均批文数约3家,单只新股平均募资规模约10.9亿元,较2017年全年5.7亿元的平均募资规模显著上升,但批文数的下降,让新股的整体募资额和此前相比相差不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