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年报季报密集披露期,业绩成为敏感词,业绩逊于预期的股票大跌戏码不断上演,这次轮到了医药流通领域龙头国药控股(01099.HK)。因一季报预降约三成,该股昨日大跌16.9%。
4月10日晚间,国药控股发布公告,预计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30%左右。公告称,净利润减少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受到国内医疗机构控制药占比等行业政策影响,该集团销售收入增长放缓;该集团为了落实批零一体化及网络下沉战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医药服务体系,在发展业务过程中前期投入的人力及店铺租赁等费用较多,导致销售及管理费用增长较快;伴随业务发展及业态结构调整,该集团资金需求进一步增大,同时市场利率升高导致财务费用增长较快。
受此利空打击,国药控股昨日在港股市场大幅低开,盘中一度跌逾18%,收盘跌16.9%,报35.65港元,一举抹去了该股3月以来的涨幅。
国药控股大跌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旗下A股公司国药股份昨日低开近7%,收盘跌3.88%;国药一致收跌3.67%;参股公司复星医药A、H股分别放量下跌5.01%、2.63%。此外,同属医药流通领域的上海医药A、H股双双跌逾3%,华润医药挫4.5%。
国药控股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变脸似乎太快了。就在3月26日,公司发布略超预期的2017年年报。2017年,国药控股实现营业收入2777.17亿元、净利润78.6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2.83亿元,分别较2016年增长7.48%、14.17%和13.68%。其中,医药分销业务实现收入2643.52亿元,较2016年增长7.26%;医药零售业务实现收入123.92亿元,较2016年增长21.04%。公司去年的业绩增长略超市场预期。
在3月26日上午的业绩发布会上,集团董事长李智明、总裁刘勇及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姜修昌悉数出席,当时三位高管对公司未来发展仍持乐观看法。董事长李智明表示,长期来看两票制对医药流通行业整体利好,并表示虽然去年公司股价跑输大市,但对未来股价走势仍非常有信心,称股价有涨有跌是市场正常反应。
由此,行业分析师给予国药控股积极评价。如银河国际将国药控股列为首选医药股之一,主要是考虑到公司盈利见底复苏,预计今年净利润将开始加快增长,原因有:一是行业政策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退;二是预计医疗器械分销和零售业务将快速增长。银河国际将国药控股目标价从40.9港元调高至45.9港元。
受良好年报及分析师的乐观预期推动,国药控股在3月26日后经历了一波快速上涨行情,并于4月4日创出阶段高点45.65港元,基本上达到了银河国际拟定的目标价,期间最大阶段涨幅达26%。
国药控股作为医药商业龙头,其上涨带动了港股市场的华润医药、上海医药等连续上行,A股中,涨幅落后的九州通、柳州医药等近期也有不俗表现。
股价的良好表现又继续强化了分析师对整个行业的乐观情绪。如中信证券在本周医览药闻中指出,商业港股龙头股的大涨,反映了年报数据披露后市场对于商业板块的预期修复正快速落地,医药流通板块依然是明显的估值洼地,对于此前踏空部分医药行情的基金来讲,医药流通依然是当前配置的较佳选择。
目前大多数分析师主要持医药流通已见底的观点,如东北证券认为,2018年是两票制的推进大年,由于多数省份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执行,预计上半年影响仍将比较显著,下半年影响有望逐步消退。同时,2017年我国已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新一轮招标基本完成,用药量减少及招标降价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基本消除,预计医药商业行业增速有望回暖。此外,利率上行压力也趋缓,流通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减轻,预计龙头企业营收与净利增速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恢复。
不过,此次国药控股突如其来的一季度业绩预降,给相对乐观的市场泼了冷水,二级市场上,相应个股纷纷下跌。
对此,一位医药分析师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仅从公告来看,国药控股一季度业绩下降主要系前期投入的人力及店铺租赁等费用较多,导致销售及管理费用增长较快,此外财务费用增长较快,初步判断可能来自于公司自身的因素更多,不过作为营收第一的行业龙头,净利下降这么多,当然会使投资者重新评估行业面临的不利因素。他仍然坚持此前医药商业板块底部的判断,并表示,如果相应个股因市场情绪继续大幅下跌,反而带来了良好的介入时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