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迈入“千亿俱乐部”的世茂房地产(以下简称“世茂”),3月27日公布了其2017年财报,在企业规模大幅提升的同时,集团也实现了高质量的增长。
财报显示,2017年世茂的营业额同比上升18.8%达704.3亿元;毛利额同比大幅提升31.1%至214.3亿元;剔除2016年北京财富时代处置收益影响,2017年股东应占核心利润达69.3亿元,同比大幅上升23.4%;股东应占利润达7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6%。全年股息为每股1港元,扣除去年的特别股息6港仙,同比上升42.9%,派息比例近三年都维持在30%-40%的较高水平。
在发布会现场,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许世坛表示,世茂房地产有信心超额完成2018年度1400亿元的销售目标。
积极增加优质土储
释放超车信号
随着房地产市场愈发成熟,市场集中度也在快速提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龙头企业显然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规模的意义对于房企,相比此前更为重要。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大型房企还将受益于行业整合,无论在拿地、融资、布局上的优势将更为明显,并构筑更高的安全边界。
作为老牌房企的世茂,自然不会不了解规模的重要性。因此早在去年年初,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许世坛便透露了公司的三年增长规划,即2017年至2019年会成为公司的规模“高品质快速发展期”。
而随着2017年公司再次将重心放在销售增长和规模扩张方向,其2017年累计实现合约销售总额约为1007.7亿元,期内全年签约面积为606.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47.9%及23.3%。不但超额完成2017中期调整后的880亿元签约目标(完成率达114.5%),也意味着世茂正式进入高增长轨道。显然,“增长期”的首年世茂便超额完成了目标。
不过,未来若想继续保持在快车道上行驶,还要看世茂手中有多少粮草以及粮草的成色如何。
“当前的环境下,‘手中有粮心不慌’,土地储备的多寡直接决定着今后房企的规模大小,是房企谋求规模扩张的最重要环节。当然在什么地方布局,拿地的成本高低,也影响着一家房企到底能走多远。”有业内人士指出。
因此,步入快速增长期的世茂,在销售额大幅提升的同时,于土地市场上也是表现抢眼。
而随着一、二线热点城市楼市调控的持续加强,基于对后市的形势判断,世茂在土地储备上也有明确定位,即布局一、二线热点城市的同时,也关注其周边可承载外溢需求的三、四线城市。这一方面可以让世茂继续享受到重点城市项目的高毛利,同时还能分享货币化棚改带给三、四线城市的大量需求,并用广泛的布局平抑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2017年世茂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厦门、武汉、香港等核心城市拿下权益前逾千万平方米土储,较2016年大幅增长,其中底价招拍挂、收购、合作占比约45%。通过合作、收购及战略获取的购地策略,让世茂大幅增加项目储备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拿地成本。
同时,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世茂权益前土地储备约4790万平方米,遍布47个城市165个项目,实现了在重点区域及核心城市群均有充足资源储备的布局,货值超过8000亿元,其中长三角、华北、福建及粤港澳大湾区都超过1500亿元。
充足的可售资源使得世茂2018年保持高增长成为可能。年报显示,世茂2018年可售货值超过2335亿元,按保守去化率60%计算,预计在2018年有望实现销售签约1400亿元。
“公司充足优质的土地资源储备及相对低廉的土地成本,将为其在全国重要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且有力的支撑。”世茂方面表示。
创新融资渠道
引领行业突破
在大幅增加土储谋规模的同时,世茂也非常注重在资金和负债方面保持平衡。而此前,诸多大型房企高企的负债率一直都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在房地产融资监管政策频频出台的背景下,去年房企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也鲜有开发商能腾出手来调整债务结构。
不过,凭借此前在资本金融市场的成功表现和稳定的财务状况,世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仍完成了对债务结构的优化,持续保持低息成本优势。其稳健的财技,也令企业有了穿越行业周期的护身符,有效对抗行业变动期给房企带来的冲击。
例如去年公司获得发改委外债额度,于2017年6月份成功发行6亿美元高级票据,成为2017年上半年仅有的几家成功发行美金高级票据的房企之一;同时,公司还于2017年12月份成功增发4亿美元高级票据,票面利率仅4.75%。
同时,世茂还通过创新融资渠道,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2017年4月28日,80亿元熊猫中票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核准,成为民营地产企业中首批获批企业;2017年9月13日,国际广场ABN成功发行,期限20年,平均利率4.8%,为同一时期的行业最低利率,也是全国银行间市场首单商业地产公募资产证券化项目。“国际广场ABN项目,是世茂继近几年一系列资产证券化项目后,在房地产金融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许世坛表示。
财报也显示,世茂长短期借款结构长期处于比较健康的水平,平均融资成本实现自2015年来的2连降,由2015年的6.9%降至2017年的5.3%,属行业较低水平之一,将预留巨大的净利空间;净负债率稳定,连续六年位于60%以下。
而进入2018年,世茂继续优化的公司债务。今年1月份,世茂在市场波动前抓住机会,成功发行5亿美元高级票据;票面利率5.2%;并提前赎回了6亿美元高级票据,进一步降低集团平均融资成本。
在降低融资成本外,世茂2017年回款额807亿元,同比提升34.5%,回款率达到80%,良好的回款率,也使得公司手中握有充裕的现金。其报告期末账面现金同比上升48.4%达330.07亿元、未动用银行贷款额度约200亿元、未动用已获批熊猫中票额度80亿元。
在行业整合加速的背景下,资金充裕的世茂显然将有更多机会获取优质项目,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际上,正是此前世茂对自身财务和资产结构的优化,让其有了厚积薄发,进而实现弯道超车的资本。”有业内人士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