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权证 - 权证要闻 - 正文

上市银行青睐可转债 中小行竞逐IPO融资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张晓琪 2018-03-09 10:20:1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利差收窄、非标回表增加资本计提压力、银行资产扩张等多个因素引发的银行“补血潮”仍在延续。今年以来,已有常熟银行、江阴银行、无锡银行三家上市城商行完成可转债发行,截至3月5日,商业银行中待发的可转债规模高达1885亿元。另一方面,不少中小银行拟通过登陆A股拓展补血渠道,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目前在A股排队IPO的银行数量已达16家。

进入“补血”赛道

进入2018年,商业银行发行可转债呈现井喷态势。无锡银行于1月30日正式发行可转债,规模达30亿元。无锡银行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可转债转股后将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5日,商业银行中待发的可转债规模高达1885亿元,包括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江苏银行、中信银行(601998,股吧)等六家银行。

商业银行去年就开始大举发行可转债,2017年一年有五家商业银行计划或完成可转债发行,规模达1650亿元。而过去十年,仅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发行过可转债,合计850亿元。

一边是多家上市银行借可转债“输血”,另一边是地方银行扎堆冲刺IPO以图拓宽资本补充途径。证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6家银行处于A股IPO正常排队名单之中,处于“预先披露更新”状态的排队银行数量达9家,5家处于“已反馈”阶段,两家处于“已受理”状态。

监管资本划分为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一级资本又分为核心一级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IPO、定增、可转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是当前银行进行外部资本补充的主要途径。根据《商业银行管理法》相关规定,IPO、定增、转股后的可转债均可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优先股可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债可用于补充二级资本。

华南某银行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就补充一级核心资本而言,IPO和可转债是当前最受追捧的两个工具,定增相对偏弱。主要原因是去年2月份再融资新规对上市公司定增时间间隔及融资额进行限定,可转债却不受限制,政策支持使得可转债备受青睐。此外,可转债融资成本较低,可减少银行财务支出。”

除了抓紧补充一级核心资本外,商业银行也逐渐加快其他类型资本的补充步伐。其他一级资本方面,2017年招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杭州银行四家银行发布优先股发行预案,募资总额近600亿元。

二级资本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场累计发行129只二级资本债,累计发行规模达4964亿元,数量和规模分别较2016年增长约39%和116%。日前央行发布2018年第3号公告称,资本补充债券(包括但不限于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和二级资本债)可以在触发事件发生时实施减记,也可以实施转股,进一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具有创新损失吸收机制或触发事件的新型资本补充债券。

联讯证券分析师认为,银行未来存在较大补充资本金压力,一是2018年底前,各家银行都要满足《巴塞尔协议III》的监管要求,有部分非上市银行仍未达标,目前提前达标的银行存在恶化下降的可能性。二是表外非标回表带来的增量信贷会使银行资本计提压力显著增大。三是现有的监管环境下,过去一些利用同业科目或通道间接放贷,以减少资本计提的做法会被完全禁止,银行未来面临较大的考核压力。四是“302号文”等监管文件让过去“代持”、抽屉协议等出表方式失去了意义,考核时点更高的资产总额与不良将给银行带来更大的资本考核压力。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表示,从整体上看,部分银行在近年来非标、理财、表外业务发展较为迅猛,由于受新的监管约束需要大量的资本补提,面临一定资本补充压力。

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一位上市券商银行分析师认为,在这场“补血”竞赛中,一些中小银行可能更迫切,主要是其此前通过同业、表外和监管套利快速扩张规模,现在面临更大的调整和合规压力。他表示:“以往一些中小银行规避计提资本的一种常用手段是利用应收账款,由银行表内资金购买券商资管、信托、同业理财等产品,置于应收账款科目下,再由这些产品户投资非标等风险权重较高的资产。但在实际计提资本过程中,很多资管产品户会出具假清单,帮助银行少计提资本或不计提资本,这一模式在2017年以来的金融整顿过程中已经无所遁形。”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方式包括内源性补充和外源性补充,内源性补充是指银行通过留存盈余转增资本金,外源性补充则指定增、优先股、可转债、引入战略投资者等。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哪一种资本补充方式,从资源、操作难易上都会更倾向于具有稳健的经营能力和规范治理的银行,一些中小银行尤其是未上市银行因此处于弱势。

该人士指出,如内源性补充方式,留存盈余转增资本金实质是通过释放利润来补充资本,要求银行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利润增长,但此前依靠监管套利的中小银行已经出现‘缩表’和利润增速下滑,该路径难以成行。外源性补充方式方面,上述上市券商银行分析师指出,相比上市银行可以通过IPO、可转债、优先股等多种方式并举补充资本,未上市中小银行“补血”渠道比较有限,主要方式包括向大股东定增或发行二级资本债。这两种方式也不好做,一方面不少未上市银行的大股东是国资,目前地方政府财政限制比较严格,向大股东发定增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二级资本债只能补充二级资本,对补充一级资本毫无作用,且流动性收缩背景下,二级资本债的发行成本将会攀升。

“这种情况下,不少未上市银行正在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注资,但更多是抓紧冲刺IPO,从根本上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某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指出。不过,董希淼表示,银行业的基本面向好,但发展速度将有所减缓,无论是资产和负债的规模,还是营业收入增速均呈现下降趋势,部分银行可能由于净利润增速下降(主要源于息差缩窄、不良资产对利润的侵蚀)、ROE下降(主要源于杠杆的下降)等因素,影响其IPO的进程。

开启节流模式

上述银行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冲刺IPO、丰富资本补充途径之外,节流也是中小银行当前降低资本补充压力的另一重要渠道,包括降低风险权重资产、对资产信用风险进行结构性调整。

联讯证券分析师认为,在表外非标被堵截后,实体中仍然存在的融资需求,能回表的会尽量回表,以表内贷款的形式得到满足。但贷款对银行而言是一项重资本的业务,大部分企业贷款计提风险资产的权重是100%,银行每增加一笔贷款,加权风险资产就会增加相同的额度,所耗用的资本金会比过去发展的同业业务来得多。此外,目前银行整体负债端的成本上行速度要快于信贷利率,存贷业务耗费的资本金与其为银行赚取利润带来的净资本补充并不对称,扩张存贷业务对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压力会持续存在。

“一方面,虽然非标回表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总体影响有限,但仍对一些股份行、未上市中小银行造成较大压力;另一方面,外源性资本补充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拓宽补充资本途径之余,银行还是要想办法降低风险加权资产这个分母,以提升资本充足率,或降低资产扩张的步伐,减少高风险资产的敞口。”上述上市券商银行分析师指出。

该分析师认为,这一趋势下,银行纷纷将业务重点转向个人零售或者小微企业贷款,主要原因是零售业务的资产在银行表内风险加权资产的占比更低,例如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债券占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75%,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50%,而一般企业债权占表内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达100%。

“由对公转向个人零售、小微企业贷款的转型并不容易,这个过程会比较缓慢,一来零售基础的建立无法一蹴而就,二来零售业务的单笔数额很小,不容易放量,而一家大企业一笔贷款就有几百亿,但一笔个人贷款最多也就一两百万,转型过程还需投入较高的人力成本。”上述银行业内人士指出。

董希淼认为,银行优化资本管理还应当进行资产信用风险的结构性调整和有效管控。一是转变盈利模式,注重轻资本业务的发展。发展现金管理、资产托管、财富管理、财务顾问、代理保险、代理债券等中间收入业务,提高非息收入占比,减少资本消耗。二是资产端上重视标准化债券产品的盈利贡献。标准化债券产品占用的风险资产较低,银行投资AA-以上等级的ABS占用的风险资产权重为20%,在非保本理财中,标准化债权类银行非保本理财无需计提资本。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