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信托持股计划平仓矛盾频发 业内支招稳妥承接)
2月7日,欧浦智网公告称信托公司未等股东补仓,强行将股东的信托持股份额平仓,造成被动减持。该公告将涉及的信托公司拿到了“火上烤”。
在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相关个股跌停之下,上市公司股东以及董监高借力信托计划增持的上市公司份额,面临跌破净值的风险,致使上市公司股东以及董监高与托管机构信托公司在平仓方面的矛盾频频发生。
根据统计,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信托计划持股达622只股票。其中,信托计划持股占总股本比例超过10%的上市公司有19家。
有信托业内人士建议,信托公司保护优先级受益人利益进行强制平仓无可厚非,然而,若强平5%举牌的股份或涉及违反《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新规”)。信托公司做证券类信托业务可以尽量做增持5%以下的上市公司增持计划。
信托计划涉及622只股票
天风证券分析师刘晨明统计,根据去年三季报所披露的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数据进行统计,目前涉及资管新规的股东主要包括信托计划、资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其中,信托计划持股占总股本比例超过10%的上市公司有19家,包括青海华鼎、新华龙、海航基础和远兴能源等。
记者注意到,信托持股计划在近期备受关注,还与行业降杠杆有关系。
2016年银监会所发的58号文,要求结构化股票 投资信托产品分级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最高不得超过1:2。
但是,据记者了解,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信托公司为了抢占股票配资业务份额,“创新”性地引入了带有夹层的结构化信托业务,以3:1:8或3:2:10的形式进行配资,变相地突破了监管规定,杠杆比例达到1:3或1:4。
然而,今年1月,相关银监局在对多家信托公司的现场检查中,发现了上述涉及违规配资的行为,信托公司不得不暂停带有夹层的结构化配资业务。
刘晨明表示,当前信托计划可能面临两种降杠杆的压力:一种是夹层结构化信托的暂停,另一种是权益类产品的分级比例降至资管新规的1:1,且问题的关键在于存量信托计划到期之后是否能延续。如果不能延续,那就只能通过卖出资产以降低杠杆,这是市场所担忧的问题。
不过,刘晨明表示,目前无法统计到总体的到期情况和计划使用杠杆的情况,难以对这些计划到期后给市场造成的冲击进行准确的估计。如果假定这些计划在未来两年均匀到期,那么每个月到期的规模约为210亿元,再考虑到其中存在合规计划、杠杆比例等因素,实际每个月的冲击可能还会低于210亿元。
业内争议平仓做法
2月7日,欧浦智网股东通过公告主要涉及两点:一是认为信托公司不人性化,没有尽到足够提醒义务;二是,信托公司强制平仓可能涉及大股东触犯减持新规。
“欧浦智网大股东的公告,一是表示自己有资金补仓,但信托公司没有给时间,其次是,强调自己是被动减持,不是主动减持,如果违背减持新规,那么责任方在信托公司。”华南一家信托公司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2017年5月证监会修订发布了减持新规,相关交易所也出台了减持新规的实施细则,规范大股东和董监高的减持行为,要求通过“事前披露”、“事中披露”和“事后披露”,对信息及时披露。
如果大股东和董监高违反减持新规,将会受到交易所书面警示、通报批评、公开谴责、限制交易等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
那么在市场瞬息万变,股价大幅下跌之下,股东方可能无法进行详细的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披露,信托公司为保护优先级受益人强制平仓是否违背减持新规?
“按照信托合同文件来操作,渤海信托可能并没有错,毕竟若是事务管理型信托,信托公司只承担通道职责。”上述华南信托公司高管表示。
“不管怎么说,信托计划持股5%以上就是名义上上市公司的举牌者,如果进行平仓减持就会涉及减持新规的红线,从这方面来说上市公司指责渤海信托可能确实也没错。”一家上市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
证券信托业务如何稳妥承接
在市场关注的压力下,又有减持新规的限制,如果在市场大跌之下处理不好,可能导致大股东与托管机构的矛盾,信托公司该如何继续稳妥地承接证券信托业务呢?
一家长期从事证券信托业务的西部信托公司副总对记者介绍其成功的经验:“我们依旧会按照信托合同来操作,按照要求留痕,尽责做好提醒义务,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给予补仓,为了保护优先级受益人利益,信托公司仍然需要进行平仓操作。”
上述信托公司副总表示,一般在上市公司股价接近预警线时,会提前至少3天通过电话或邮件形式给大股东进行提醒注意补充,“一般也会给大股东一定时间,要求其至少在下午2点前进行补仓,如果不补仓只能强平了,操作虽然按照合同规定来,但尽量做得人性化一些,也需要有市场的专业判断。”
上述信托公司副总还称,为了更稳妥地开展业务,规避减持新规的影响,应尽量少做增持股份达到5%的举牌信托计划,“因为举牌涉及一致行动人,一旦市场风吹草动,需要协调很多人进行补仓,可能一致行动人中有意见不统一的,并不好操作,同时也是为了规避减持新规的限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