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最严股票质押新规落地!2个月后实施,细说10大核心变化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程丹 2018-01-13 08:00: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股价下跌,质押股票触及平仓线…这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并不鲜见,而今警报频发的股票质押市场迎来了最强监管。

今日(1月12日),沪深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中国结算,多个监管部门共同发布了有关股票质押式回购新规,主要从服务实体经济、去杠杆、分类监管等方面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进行全面监管,包括明确融入方单笔交易金额,确定股票质押率上限,细化风控要求建立黑名单制度等。

先来敲黑板看重点,看看此次新规有哪些重要变化:

1、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其发行的产品,融入资金应当用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并专户管理,融入方首笔初始交易金额不得低于500万元,后续每笔不得低于50万元,不再认可基金、债券作为初始质押标的。

2、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

3、证券公司需建立融入方信用风险持续管理及资金用途跟踪管理机制,融入方融入资金存放于证券公司指定银行开立的专用账户,加强专户管理的可操作性。证券公司发现资金用途违反协议约定的,应当督促融入方采取改正措施。

4、允许符合一定政策支持的创业投资基金作为融入方,支持创业创新。

5、强化证券公司尽职调查要求。细化尽职调查流程、人员、报告等内容,加强业务风险的事前控制。

6、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对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参与股票质押回购交易业务融资规模进行控制,即分类评价结果为A类的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50%;分类评价结果为B类的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00%;分类评价结果为C类及以下的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50%。同时要求证券公司对坏账减值进行计提。

7、证券公司应当对部分融入方严重违规或违约的行为记入黑名单,并通过协会向行业披露黑名单信息,同时要求对记入黑名单的融入方,证券公司在披露的日期起1年内,不得向其提供融资。

8、证券公司不得有虚假宣传、为客户不正当交易行为提供便利、占用其他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等九项禁止性行为。

9、证券公司充分揭示业务风险,严格防范利益冲突,强化管理人责任。证券公司不得通过交易为本公司股东或股东的关联方提供服务。

10、采用“新老划断”原则,相关修订内容仅适用于新增合约,此前已存续的合约可以按照原有规定执行和办理延期,不需要提前了结,新规于2018年3月12日正式实施。

“质押式回购业务的风险管理全面升级。”有券商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股票质押比例符合监管要求,新规对质押式回购业务的风险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强化了券商在业务流程中的主体责任,实现业务事前(业务资格、尽职调查等)、事中(资金流向、风控指标等)、事后(黑名单制度等)的全面监管。过去一年,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增长较快,此次新规促使业务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需求端将有所回落,因设定了过渡期安排,对市场的流动性冲击有限。

单票整体质押比例规定有变化

第一个重点,是此次股票质押业务新规最引人注意的要算是对于风险的防控方面,不仅规定了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还明确单只A股整体质押比例不得超过50%。

然而,过去券商给出的股票质押率上限一般不超过50%。据统计,目前A股上市公司整体质押比例超过50%的有123家,而质押比例在40%至50%之间的有180家。

股票质押式回购是上市公司股东常用的一种融资方式,即以其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证券质押,按一定质押率进行融资。沪深交易所2013年发布《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规定后,原本冷门的股票质押业务增长迅速,融资规模在2016年8月首次超过1万亿元,并在2016年年底超过1.28万亿元,全年增长81.18%。

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2017年以来频频拉响的上市公司大股东“爆仓”警报颇为引人关注。2017年7月,洲际油气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广西正和质押给长江证券的8680万股公司股票(占总股本的3.83%),因触及平仓线被资金提供方平安银行强制平仓,质押股票将在6个月内被减持。这成为了2017年年内首家控股股东因股权质押爆仓而被强平的上市公司,首此消息影响,上市公司第二日的股价下跌超过7%。

从发布的股票质押新规来看,监管层已经注意到个中风险。

“单只股票整体质押比例的规定可能会对市场影响最大。”一位券商人士指出,现行条例中指出质押率是指初始交易金额与质押标的证券市值的比率,证券公司应当依据标的证券资质、融入方资信、回购期限、第三方担保等因素确定和调整标的证券的质押率上限。此次修订则是,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对质押率上限进行调整,压缩了加杠杆的空间,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

对质押股票动态管理、差异化管理

新规还要求,证券公司应当综合考虑融入方资质、质押股票种类、交易期限、近期价格涨跌幅、估值情况、流动性情况、所属上市公司的行业基本面等因素,对具体项目的质押股票质押率进行动态管理。对同一质押股票质押率进行差异化管理。以有限售条件股票作为质押股票的,原则上质押率应当低于同等条件下无限售条件股票的质押率;交易期限较长的质押股票,原则上质押率应当低于同等条件下交易期限较短的质押股票的质押率。

上述人士指出,这是一系列“去杠杆”政策的延续,避免部分市场资金“脱实向虚”,防止通过一些资本运作扰乱实体经济信心,保持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这也有利于市场做好风险管理和监管层对市场风险的整体监控。

此外,规则还要求,证券公司应当对股票质押回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体系,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同时还应建立业务隔离制度,确保股票质押回购与可能存在冲突的业务在机构、人员、信息、账户等方面相互隔离。

当质押股票存在“质押股票所属上市公司上一年度亏损且本年度仍无法确定能否扭亏;质押股票近期涨幅或市盈率较高;质押股票的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与其作为融资融券担保物的比例合计较高;质押股票对应的上市公司存在退市风险;质押股票对应的上市公司及其高管、实际控制人正在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等情况时,证券公司应当审慎评估质押该股票的风险。

分类监管,A类券商业务上升空间更大

现行规则在风险控制指标规定中,规定券商以自有资金出资的,融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本的200%。本次征求意见稿显著下调了券商融出资金余额(自有资金)占净资本的比例,并且要求按照券商分类评级进行差异化监管:

即分类评价结果为A类的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50%;

分类评价结果为B类的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00%;

分类评价结果为C类及以下的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50%。

同时要求证券公司对坏账减值进行计提。

从2017年半年报的统计数据来看,上市券商以自有资金参与的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均符合新的净资本比例监管要求。

上述券商人士指出,从存量业务和未来发展空间来看,股票质押式回购新规对券商业务影响相对较为有限,同时上市券商相对而言整体资本实力及评级较好,将业务规模与公司净资本及监管评级相挂钩也会有利于资本实力强、分类评级结果较好的大型券商提高市场集中度,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券商未来的市场份额将会得到提升。

另外,新规要求证券公司建立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黑名单制度,并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向行业披露记入黑名单的相关融入方的记录信息,其中被计入黑名单的行为包括:

一、融入方存在未按照业务协议约定购回,且经催缴超过90个自然日仍未能购回的行为,证券公司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向行业披露黑名单信息;

二、融入方存在未按照法律法规、自律规则规定使用融入资金且未按照业务协议约定期限改正的行为,证券公司应当在业务协议约定改正期限到期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向行业披露黑名单信息;

三、证监会或协会规定的其他应当记入黑名单的行为。对记入黑名单的融入方,证券公司在披露的日期起1年内,不得向其提供融资。证券公司未按照本指引准确记录黑名单信息的,协会将采取相应自律管理措施或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移交中国证监会等相关机关处理。

证券公司也不得在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存在下述九类行为:

一、通过虚假宣传等方式诱导客户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

二、为客户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规避信息披露义务或者从事其他不正当交易活动提供便利;

三、占用其他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用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资金交收;

四、以自有资金向本公司的股东或者股东的关联人提供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服务;

五、允许未在资产管理合同及相关文件中作出明确约定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者定向资产管理客户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

六、未经资产委托人同意,通过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者定向资产管理客户融出资金,供融入方购回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回购交易;

七、利用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进行商业贿赂或者利益输送;

八、在未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的交易场所开展或变相开展股票质押融资;

九、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协会禁止的其他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规采取了“新老划断”,政策给予了两个月的过渡期,于2018年3月12日正式实施,并仅适用于实施后新增合约,此前已存续的合约可以按照原有规定执行和办理延期,不需要提前了结。

上述人士指出,新规不影响已有存量合约,目前未解押交易参考市值达到1.76万亿,将在合同期满后陆续到期,不会提前集中了结,多为滚续到期,有较大的缓冲空间,缓解了市场压力。

两方面规定融入方资金用途,小额质押行不通

为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定位,新规规范融入方资质、资金用途、最低交易金额和初始质押标的范围,明确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其发行的产品,融入资金应当用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不得用于淘汰类产业、新股申购或买入股票。

一方面,股权质押不得用于新股申购也直接冲击部分券商的互联网证券业态。此前有部分券商开展小额质押业务,以此作为发展互联网证券的主要抓手,也有不少投资者在两融之余,借用小额质押的方式加杠杆去打新股或者买股票,由此将杠杆投资标的扩展到了两融标的之外。

此次新规规范了融入方的资质、最低交易金额等事项,小额质押的套路将再也行不通。具体而言,新规设置了融资金额门槛,明确融入方首次最低交易金额不得低于500万元,后续每次不得低于50万元。

另一方面,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者从事贷款、私募基金、个人借贷等业务的其他机构,或者前述机构发行的产品,符合一定政策支持的创投基金除外。

上述规则直接限制了非生产经营性融资需求,引导资金流向实体,金融监管一直以来强调的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进一步得到体现,聚焦了金融服务实体的定位,防风险去杠杆,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新规还要求,证券公司应当制定融入方持续管理制度,在待购回期间采取实地调研、现场访谈、电话访谈、邮件访谈、委托调研等多种形式定期或者不定期对融入方进行回访,了解可能影响融入方偿还能力的有关因素,对其偿还能力进行评估跟踪。证券公司可以根据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风险大小等因素对融入方进行分类持续管理。

并且,证券公司应当在业务协议中与融入方明确约定融入资金用途,将融入方融入资金存放于融入方在证券公司指定的银行开立的专用账户,明确约定融入方有义务定期或不定期报告资金使用情况,并采取切实措施对融入方融入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融入方违反法律法规、自律规则规定或业务协议约定使用的,证券公司应当督促融入方按照业务约定的期限改正,未改正前不得继续向融入方融出资金;未按照业务协议约定期限改正的,应当要求融入方提前购回。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相关新闻: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