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创新层平均涨幅超创业板50个百分点

来源:新三板在线 作者:陈睿 2018-01-12 09:30:2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创新层与创业板大PK:2017年创新层平均涨幅超创业板50个百分点)

【新三板在线研究院研究观点】

1、股价表现:2017年创新层整体平均涨幅跑赢创业板近50个百分点;

2、估值方面:创新层公司估值已近底部,创业板挤泡沫仍需时日;

3、市场融资:创业板IPO火热,定增遇冷;而创新层吸金能力日渐增强;

4、财务数据:创新层资产使用效率优于创业板,但利润转化率较低;

5、行业分布角度:创新层包容性更强,是创业板的重要补充。

“双创”板块数据预览

公司数量:截至2017年底,创业板上市公司共计710家,较前一年增加140家,增加幅度24.56%;创新层挂牌公司共计1345家,较前一年增加392家,增加幅度41.13%。

创业板融资额:2017年创业板累计股票筹资额1495.69亿元,较前一年减少745.5亿元,下滑33.26%。其中IPO筹资额为521.85亿元,较前一年增加264.21亿元,增幅102.55%。

创新层融资额:2017年新三板整体股票发行额1336.25亿元,较前一年减少54.64亿元,下滑3.93%。其中创新层公司融资额431.32亿元,占新三板融资总金额的32.28%。

市值对比:截至2017年底,创业板710家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约5.12万亿;创新层1345家挂牌公司合计总市值约1.22万亿。

1. 创业板与创新层“涨跌幅PK”

1.1创业板2017整体表现偏软 次新股表现好于老股

2017年收官之战告一段落,创业板指数(100家样本股)报收于1752.65点,全年下跌10.67%。

创业板整体来看,710家上市公司平均涨幅38.14%,但剔除2017年新上市的新股后平均涨幅变成了-22.22%,由此可见,新股对整体涨幅的贡献巨大。

此外,通过进一步样本分析,创业板股本最小的10家公司在2017年平均涨幅达到94.19%,而股本最大的10家公司平均涨幅为-10.74%。结合指数和创业板整体涨跌表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2017年创业板公司股价出现分化,股价强弱主要表现为:新股及次新股>大公司>中小公司。

1.2创新层个股跑赢新三板 协议个股涨幅突出

2017年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分别报收1275.32点和993.65点。从涨幅幅度来看,新三板做市股的涨跌幅度与创业板非常接近,说明中小企业的股价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性。

新三板在线研究院预计,未来股价波动的驱动因素将由原来市场籍贯差异,慢慢变成公司体量及创新能力上的差异。

其次,通过研究可以看到,2017年创新层个股的平均涨幅为90.51%,其中做市个股平均涨幅5.39%,协议个股平均涨幅138.09%。经过几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无论是做市股还是协议股,创新层的表现不仅强于新三板整体,同时相较于创业板,创新层的相对收益跑赢15%以上。第二,创新层内部来讲,协议的涨幅好于做市。

1.3小结:股市表现分化,中小股偏弱,创新层跑赢创业板

经过上述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股市表现总体上是分化的。一方面,推动上证指数上涨的主要力量来自于体量较大的权重股;另一方面,代表中小公司的创业板指数全年却下跌了10.67%。

而在新三板方面,内部同样出现分化。以创新层为代表的“精英”企业,2017年平均涨幅达到90.51%,比三板成指涨幅高出近88个百分点。另外,即使是涨幅较小的创新层做市股,也跑赢了三板成指、三板做市以及创业板指。

因此,总体来看,2017年创新层股价整体表现跑赢创业板。

创业板与创新层“估值PK”

2.1股价下跌是推动创业板整体PE下移的主要因素

估值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市盈率、市净率和市销率三个维度对创业板及创新层公司进行分析。

市盈率。2017年创新层平均PE约为59.81倍,较前一年下降了30.75%;2017创业板平均PE约为78.87倍,较前一年下降了40.59%。两者PE下跌幅度相差约10个百分点。那么导致创业板估值更快下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根据创业板和创新层各自最新的报表期,我们对两个板块的净利润增长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创业板净利润的平均增幅约为47.12%(对应2017Q3,PE,TTM);创新层净利润的平均增幅约为43.23%(对应2017Q2,PE,TTM)。上述两组数据的增幅虽有一定差距,不过相对于PE的下降幅度来说,仍不是推动PE下移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分析大量数据后,我们认为,创业板整体PE下移的主要是2017年股价疲软所致。

2.2创新层投资参考PB可降低风险

2017年创业板平均PB约为5.23倍,较前一年下降了11.65%;2017年创新层平均PB约为4.02倍,较前一年上升1%,基本稳定。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在过去一年,创业板和创新层的PB呈现出剪刀差走势,一个下跌,一个上涨。而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虽然创业板的PB估值要高于创新层,但同时也放大了创业板的估值波动性。

所以,新三板在线研究院认为,在进行创新层的投资决策时,参考PB可以降低企业盈利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

2.3挤泡沫的动机促使PS大幅下滑

根据新三板在线研究院的统计,对应各自报表期,2017年前三季度创业板营收增幅约为39.45%;创新层在2017年前二季度营收增幅约为48.21%。

虽然两个板块的营收表现都不错,不过我们却看到创业板和创新层最新的PS值分别下滑了35.91%和36.73%。

一方面是营收高增长,另一方面却是PS大幅下滑,我们认为两组数据相背而驰的主要原因在于,此前的估值过高,而经过2017年一整年的调整,股价和估值正在向合理区间靠拢。新三板在线研究院预计,在估值回归合理后,2018年两个板块迎来投资转折点的概率较大。

创业板与创新层融资PK

3.1创业板IPO融资额不降反升 与整体融资额成鲜明对比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创业板全年累计股票筹资额为1495.69亿元,同比减少了33.26%。2017年IPO筹资额521.85亿元,同比增长102.55%。整体来看,创业板筹资额出现了大幅萎缩,但是IPO筹资额不降反升,绝对值和占比较2016年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从上述一升一降的数据不难看出,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从这些年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只重视水池的深度而忽略宽度的结果就是,先进入到池子的企业总能上演“不死鸟”的戏码,从而扭曲了资源配置的初衷。

新三板在线研究院预计,随着改革不断推进,以及“准注册制”的来临,用脚投票的资源会明显增加,同时对于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来说,IPO的大门也将进一步打开。

3.2创新层的融资吸血效应加强

2016年至2017年,新三板融资额分别为1390.89亿元和1336.25亿元,从融资金额来看,2017年略有减少,不过总体上仍保持平稳。但如果将创新层剥离出来分析,则能看到2017年创新层公司融资额达到431.32亿元,占新三板融资总金额的32.28%,比前一年大幅提高。

新三板在线研究院认为,导致创新层融资占比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这几年新三板大幅扩容,原先“摊大饼”的模式难以为继,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转向精细化投资,而创新层企业的财务指标在新三板中绝对算得上优秀,因此在选择融资标的时,创新层自然而然成为资本选择的首要目标。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过去一年创业板融资额下降较多,但新三板没有受到影响,这从侧面也说明了新三板投资的“择时性”并不强,反而好企业总能得到资本的长期关注。

创业板与创新层“财务指标PK”

4.1创业板公司盈利稳定性更强

4.2创新层公司资产利用效率高于创业板

4.3创新层营收增速高 但利润转化率稍逊于创业板

另类看点

5.1创业板制造业占比最高,而创新层行业包容性更强

5.2最赚钱的公司:创业板是卖猪肉的,创新层是银行

根据净利润排行情况,2017年创业板前三季度,最赚钱的公司是温氏股份,其主营为猪肉、鸡肉销售。温氏股份三季报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净利润高达41.19亿元,比起许多主板公司也丝毫不逊色。

而创新层方面,中报业绩显示,2017年上半年齐鲁银行以10.34亿元的净利润占据榜首位置,第二名是永安期货,两家公司均为金融企业。

从两个板块净利润榜首的公司主营来看,似乎并没有“创新”之处,反而都是传统型的企业。不过细究榜单后面几家公司的主营情况就能发现,创业板和创新层还是有诸多相似之处的。例如,净利润TOP10里,手游、文娱、电池等热门概念在两个板块中均有现身。

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培训、主题乐园、保健品、影视等方面,两个板块间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

5.3股东户数双双增长 背后逻辑或有不同

根据新三板在线研究院的统计,截至2017年底,创业板股东户数超过1850万户,同比增长26.33%;创新层2017年股东户数突破了16.5万户,同比增长18.14%。

表面上看,两个板块的股东户数均出现大幅增长,但是考虑到不同板块的参与门槛,股东户数增长背后的逻辑或有不同。

二级市场的散户参与程度更高,所以对于二级市场来说,股东户数增长往往是两个极端的表现,而以当前行情来看,市场“寒冷”的概率更高。不过对于非二级市场来说,由于投资者门槛较高,股东户数的增长更能体现背后的投资意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温氏股份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