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徽商银行内斗中换帅 大股东表态支持回归A股上市)
董事长辞任,行长拟接班。在港上市的徽商银行(03698.HK)近日公告了两项人事变动。公告称,由于工作变动,60岁的徽商银行董事长李宏鸣辞去董事长、执行董事以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由行长吴学民接任,目前任职资格尚需监管核准。
由于行长一职暂时空缺,过渡期的吴学民代为履行行长职责。未来徽商银行如何破冰转型、控制风险,摆在吴学民面前的道路不算平坦。
目前,徽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至8.5%,H股公众持股比例下降至16.92%,年内12张监管罚单压顶,业务转型缓慢,且和大股东存在诸多分歧。人事调整之后,新管理层何时到位、如何破除沉疴、和大股东的关系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投资者报》记者致函徽商银行请求就上述相关问题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能收到回复。
高层人事调整仍在持续
在徽商银行前董事长李宏鸣辞职,新任行长人选尚未浮出水面的当下,有一个事实值得关注。一直以来,徽商银行董事会与第一大股东中静集团及关联企业就公司治理等问题存在明显的分歧。其中,前董事长李宏鸣是一个关键角色。资料显示,李宏鸣曾任宿州市委书记,2013年7月上任时,正值徽商银行H股上市的关键时期,但他此前并无金融从业经历。
中静集团董事长高央曾指出徽商银行存在公司治理问题,包括董事会超期服役、财务负责人任命未经人事提名委批准、董办随意修改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已经达成一致的意见等,因此拒绝在回归A股的上市材料上签字。据了解,也有其他董事拒绝签字。徽商银行A股上市由此陷入僵局。
此番管理层的更迭能否结束分歧,目前看来尚无明确答案。根据公告,新选举的董事长吴学民于2010年10月加入徽商银行,现任徽商银行执行董事、行长,兼任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此前的工作主要在金融系统,曾在建行、银联任职。对此,中静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集团是支持徽商银行在A股上市的,这个态度一直未变。中静集团会积极与银行新高层进行沟通,在公司治理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支持银行进一步走向资本市场。
董事长、行长的变动会否带来较大范围的调整,由于徽商银行未回复尚不得而知,但从公开信息看,此番变动范围不会止于董事长和(港股00001)行长。根据公告,目前该行人事提名和薪酬委员会委员共6人,其中3人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不符合港交所的有关上市要求,即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大多数的要求。为符合规定,该行仍在物色适当人选,以增补独立非执行董事至董事会及人事提名和薪酬委员会。
公众持股迫近停牌线
受制于A股上市计划搁浅和几方重要股东不断增持等原因,徽商银行H股的公众持股量从10月末的19.68%进一步下降至12月初的16.92%,不仅持续低于港交所规定的最低25%的水平,甚至开始逼近15%的停牌线。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5月11日徽商银行首次公告H股公众持股比例低于港交所规定的25%红线后,该状况非但一直未能改变,并在今年下半年由于几方股东的增持进一步恶化。
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不断增持的股东主要有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以下简称“宋基会”)、青岛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岛国资委”)和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皖能集团”),其中,皖能集团增持最多,达两亿股,宋基会和青岛国资委则分别增持8924.1万股和6743.1万股。
核心一级资本告急
与此同时,随着徽商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资本消耗也随之加大。从2013年上市后的可考数据来看,徽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从2013年年末的12.6%一路滑坡到2017年三季度的8.5%。
为了维持住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7.5%以上的监管要求,徽商银行今年年中从股东分红方案中大幅下调分红比例、“截留”利润,但却未能阻止资本充足率从二季度末的8.62%进一步下滑至三季度的8.5%。这一数值已在港股中资银行中排名垫底,徽商银行面临补充资本的压力。
对此,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一般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外源性渠道主要有发行普通股(IPO、定增、配股)和可转债。但从目前来看,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次级债券余额为4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余额为80亿元,其核心一级资本依旧告急。
留给继任者的难题
与其他银行生息资产规模增速减缓、非息收入大幅增加、转型大零售轻资本的通常战略路线不同的是,徽商银行的发展模式较为传统,仍主要依赖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张和对公业务。
根据2017年半年报,徽商银行实现利息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3.49%,主要原因是生息资产规模扩张,特别是证券投资规模增长迅速。2017年1~6月,徽商银行证券投资利息收入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近21亿元,增幅约28%。与此同时,非利息净收入约13亿元,同比减少0.29亿元,降幅2.16%,主因是其他非利息净收入的减少。
此外,与多数银行转型零售不同的是,徽商银行目前的业务重点仍在对公业务,包括公司贷款、公司存款、投资银行、交易银行、“PPP全程通”、基金业务,以及一系列手续费及佣金类服务。就利润构成而言,公司银行业务占比最大,达52.2%,其余资金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占比则分别为39.56%、7.48%和0.76%。
与此同时,12张监管罚单的接连警示再次直指徽商银行的内控管理。根据统计,今年以来,徽商银行先后收到安徽银监局开出的罚单12张,金额总计230万元,其中多张罚单跟贷款资金管理不力有关,频次之高成为银监处罚大户。显然,这些问题都是新继任者们将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