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环保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8家水处理企业中有上海洗霸、中持股份、博天环境、中环环保这四家涉足工业环保领域。
其中,上海洗霸涉足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制浆造纸、汽车制造等工业领域水处理。中持股份提供工业园区污水产生、治理和回归环境全流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博天环境则是国内较早从事工业水处理的公司之一,业务包括工业点源处理、工业园区污水集中系统施治等。中环环保则涉足工业废水处理。
“在项目商业模式上,工业付费更明朗。市政项目依赖PPP模式,后续政府收费模式还不明朗,市政污水今年在走下坡路。”王亚飞说。
在近期召开的“2017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众多工业和环保企业负责人讨论认为,工业环保的爆发驱动力离不开制度突破。在中央环保督察、排污许可证、垂直管理、污染排放标准提高等制度突破的多方合力下,倒逼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在12月15日的“2017(第十一届)固废战略论坛”上表示,环保监管趋严是依法的、常态的、合理的,是一种理性回归,所以它也是长期的,未来会成为常态。他提醒排污者要适应严格监管执法的常态,及早谋划达标排放,从生产工艺和治污设施、管理运行的角度实现本质环保,抛弃临时、不正确的观念。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本月初河北省政府就印发通知,撤销河北唐山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园区的省级开发区资格。这是全国首个因未完成《水十条》规定的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任务而被撤销的省级开发区。
同时,高污染产能逐渐关停,去产能加快推进,对钢铁、火电、水泥等行业形成提振,工业企业盈利改善,也为其投资环保设施提供了基础。
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6034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1.2%。
推行绿色生产、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也为工业环保市场爆发提供动力。2014年国办就下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今年8月环保部又出台了《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
展望明年,天风证券在最新的环保研报中表示,2017年的重点是淘汰高污染落后产能,2018年最大的变化将是工业端环保需求的快速释放。
“工业环保市场往往拥有更好的竞争格局,工业环保项目底层资产收益率更高,对资金成本上升的敏感性更低。展望2018年,环保公司与工业客户成立合资公司、组建产业投资基金等工业类 PPP 模式将有望全面铺开,助力工业环保市场兴起,工业环保相关上市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
而这也同时意味着,2018年的工业环保企业,有望迎来更大的“IPO机遇期”。
(编辑:陈洁,如有建议意见请联系:weiyp@21jingji.com,chenjie@21jingji.co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