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三板首单绿色债券方案现身)
日前,新三板公司树业环保(430462)推出绿色债券方案,拟融资2亿元。由于其为新三板首单绿色债券方案,一推出即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放眼国内债券市场,已有多家金额机构和企业发行过绿色债券。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种新型融资工具,绿色债券的认证、监管等体系还有待完善。
去年发行规模近2000亿
绿色债券是近年来兴起的创新型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投向绿色产业项目,需要第三方认证,即绿色债券“贴标”,是其区别于传统债券的独特之处。
11月27日,树业环保发布公告,为拓宽融资渠道,公司拟发行绿色债券,计划融资规模为2亿元,债券面值为100元,债券期限为3年期。这有望成为新三板第一单绿色债券。
从分类来看,除树业环保拟发行的绿色公司债券外,绿色债券的主要品种还有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企业债券。
2016年“贴标”绿色债券共计发行49只,发行规模1985.3亿元,其中,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规模为1580亿元、绿色公司债券182.4亿元、绿色企业债券140.9亿元、绿色债务融资工具82亿元。
据统计,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数量最多,共计发行22只,融资金额占2016年绿色债券市场的80%。大型商业银行是绿色金融债券发行的主力军,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交通银行单笔发行的绿色债券金额均超过100亿元。
绿色公司债共计发行14只,发行规模达182亿元,融资金额占比为9.2%;绿色企业债券共计发行5只,发行规模为141亿元,融资金额占比为7.1%。其中,绿色企业债券多以大型国企、央企为发行主体,其偿债能力强,融资渠道便捷;绿色公司债券的发行主体多为中小型民企,偿债能力相对较弱。
研究表明,2016年“贴标”绿色债券中,六成以上绿色债券发行票面利率低于同类普通债券,具有一定的发行成本优势。具体来看,2016年发行的49只“贴标”绿色债券中,除去8只无参照对象外,其余41只债券中有28只(占比68.3%)发行利率低于同类传统债券平均利率。
从债券期限看,国内绿色债券发行期限均在3年及以上,以3年期和5年期为主。其中,5年期绿色债券共计发行22只,占比最高达44.9%。
从发行主体资信评级看,绿色债券AAA级发行主体占比达48.3%。绿色债券债项评级以AAA和AA+为主,占比分别为57.1%和20.4%。
从募集资金投向看,49只绿色债券中,有明确资金投向的共计44只,规模超过1600亿元,占2016年绿色债券发行总额的80%以上。募资投向覆盖清洁能源、节能领域、生态保护、气候变化、防治污染等多个领域。比如,树业环保此次募资中的1.2亿元,拟用于“光学级BOPET薄膜生产线项目”,剩余的不超过0.8亿元,拟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各方面尚需完善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绿色债券尚处于发展初期,各方面还不够完善。
某券商人士告诉记者,绿色债券认证体系还不够到位。绿色债券所得资金专门用于绿色项目,是绿色债券和一般债券的本质区别。不过,目前看来,对投资项目是否“绿色”的判定暂时没有统一标准。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银监会等分别制定了自己系统内的项目认证标准。
另外,评估认证也是绿色债券发行中的重要环节。现有标准虽然规定了第三方认证的原则性要求,但在具体的认证方法、认证标准、认证主体的资格审核等方面尚不统一。
产业经济学博士李永坤和朱晋发文称,市场认证评估机构方法体系多样,评估认证指标体系选取不一,赋予的权重不同,最终导致同一项目不同机构给出的绿色级别差异较大,容易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误导。
他们建议,要建立绿色债券统一认定标准,对绿色债券的绿色等级、环境效益进行量化评级,帮助投资人及相关机构了解绿色债券,增加绿色债券透明度。
此外,为了避免以绿色债券名义融资,后续改变资金用途投向污染性项目,前述券商人士认为,有关监管部门要提高绿色债券的规范化信披,研究制定信披指引,采取处罚措施。
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