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ST生化股权转让真假莫辨 浙民投称要约收购决心不变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吴正懿 2017-11-30 14:43: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ST生化股权转让真假莫辨 浙民投称要约收购决心不变)

随着要约收购进入关键的博弈期,ST生化的突发易主事件备受市场关注。

11月30日下午,要约方浙民投天弘首度发声,针对ST生化易主及本次要约收购等热点问题给予了回应。

ST生化11月29日午间披露,控股股东振兴集团拟将其持有的ST生化5062.1064万股股份转让给佳兆业集团旗下的航运健康,占ST生化已发行股份的18.57%;将其持有的ST生化1100万股份转让给信达资产深圳分公司,占公司总股本的4.04%。与此同时,振兴集团将其所持股份的投票权委托给航运健康,后者拥有投票权的股份数量合计比例达22.61%,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对于本次交易,深交所29日晚间下发关注函,重点关注了本次交易的合规性问题。比如,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在实际控制人已于11月9日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相关方签署相关股权转让协议和投票权委托协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浙民投天弘相关负责人表示,佳兆业受让振兴集团所持股份的交易存在很多疑问,“真假莫辨”。目前,ST生化并未披露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也没有完整地披露整个收购事件的所有信息。“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角度,我们认为,ST生化应当完整披露本次交易的全部信息,让投资者全面了解相关信息,作出自己的选择。”

“作为要约收购方,浙民投天弘已经完整披露了所有信息,把选择权交给了中小股东,我们要约收购的决心没有变化。”该负责人表示。

浙民投系浙江最大的民营投资机构,股东发起方包括正泰集团、富通集团、巨星控股集团、卧龙控股集团、万丰奥特控股集团、奥克斯集团、圣奥集团、杭州锦江集团等。浙民投天弘表示,若能顺利收购ST生化,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各种资源,支持上市公司更好地发展。

“如果要约收购失败,在上市公司现有的治理结构下,浙民投方面会按照承诺出售所持的所有股份。”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浙民投天弘的一致行动人浙民投、浙民投实业合计持有ST生化2.51%股份。

【相关报道】

224户股东撤销委托 获佳兆业抢筹的ST生化投资者该作何选择?

11月29日,深交所多名突然股东撤回ST生化(000403.SZ)的股份出售申请。截至收盘,当日已经有1263.6万股撤回预售。ST生化股价上涨3.37%,收盘报价34.67元/股,总市值94.5亿元。

事情缘自11月29日,佳兆业(01638)发布公告称,其下属子公司深圳市航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航运健康”)拟收购ST生化18.57%股份,总代价约人民币21.87亿元。

ST生化的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振兴集团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ST生化5062.1064万股股份转让给佳兆业集团旗下的航运健康,占ST生化已发行股份的18.57%。本次标的股份的转让价格约为43.2元/股,转让价款为10亿元,同时航运健康还将代振兴集团向信达资产偿还11.87亿元承接款。

而在这之前的11月2日,ST生化披露了浙民投天弘要约收购报告书,由此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要约收购期窗口。

公告显示,浙民投天弘拟以36元/股在要约收购方案发布后的30个自然日内ST生化总股本的27.49%,即7492万股。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后,浙民投天弘及其一致行动人浙民投实业共计持有ST生化总股本的2.51%,最多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9.99%,这一数值将超过最大股东振兴集团22.61%的持股量。

要约期间届满后,如预约要约的股份数量低于6132万股(总股本的22.5%),则要约收购不生效,一致行动人将在公告之日起12个月内减持目前持有的2.51%股权;如预约要约的股份数量不低于6132万股(总股本的22.5%),则要约收购生效。本次要约起始日期为11月3日,要约截止日期是12月5日。

“狙击”浙民投

佳兆业将在12月5日之前支付第一笔1亿元对价款,这一天也是浙民投要约收购的截止日期,而根据规定,要约收购期限内最后三个交易日,预售的要约才不可撤回。显而易见,佳兆业给了之前答应要约的投资者两天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只要ST生化股价到达或超过36元/股,浙民投的要约收购就几乎不可能完成。而在1263.6万股撤回预售后,浙民投要约收购目标完成度已经下降至约8%。

智通财经了解到,ST生化在今年六月发布公告称,浙民投天弘计划以36元/股的价格要约收购公司27.49%的股份。收购完成后,浙民投天弘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9.99%,从而取得ST生化控制权。

佳兆业这一做法被市场解读为“狙击”浙民投。

要约收购公告发布至今,ST生化曾两次筹划重组失败,并经历长达三个月的停牌,一系列举措也被指为抵御“野蛮人”的迂回战术。

大健康领域又落一子

ST生化之所以受到多家资本关注,主要因为旗下的血液制品生产资质子公司广东双林。智通财经了解到,2016年,ST生化的营收为5.67亿元,其中血液制品创造的营收为5.66亿元,毛利率高达56%。

佳兆业方面亦说明,此次入股对佳兆业进军生物医药、精准医疗领域,全面深入布局大健康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为“振兴生化所在的细分市场需求刚性且长期供不应求,上市公司标的尤为稀缺,而且资产优质,截至2016年12月31日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为人民币5.46亿元。佳兆业集团认为,该收购事项为优质投资,是集团进入生物制药、精准医疗领域的切入点”。

佳兆业自2015年起即成立健康集团,并在2016年成功收购义齿上市企业美加医学,将其更名为“佳兆业健康集团”。

相对浙民投而言,佳兆业此次入股有实业注入,特别在大健康方面更有想像空间。但收购成功后,是否保留公司A股上市地位,或将其放到美股、港股,目前还难以断定。

布局大健康,佳兆业依然面临挑战

房企在大健康领域已展开追逐。

今年以来,万达在成都、昆明分别建了与医疗、健康相关的产业园;万达宣布医疗将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恒大也已经成立了“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据其官网介绍,公司着力发展高端国际医院、社区医养、医学美容及抗衰老等业务。

政策方面,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务院规划,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在2020年超过8万亿元,在2030年达到16万亿元。

海通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相对于其他企业进入医疗领域而言,开发商介入医疗健康产业具备一定优势。医疗服务项目前期投入大,需要较强资金运作,房地产资金实力相对雄厚;此外,大型房地产企业本身就可以将医疗等资源与住宅社区结合。

但房企进军大健康依然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医疗产业的政策调整、消费者对于健康产业的挑剔等,这都会带来很多经营成本的增加。

对于佳兆业而言,其在大健康领域依然是新入局者。

此外,迄今为止房地产行业并没有出现成功进军大健康领域的标杆,而树立大健康优质品牌,靠的是优质医疗技术及成功案例长期实践累积,这也是吸引客群的重要因素。如此看来,佳兆业依然面临挑战。(智通财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派林生物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