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石油掀起油田改革大幕 油服业务重组上市再度提上日程)
进入四季度,中石油的改革动作频频。
先是大庆油田成立了专门的售电公司——中油电能,标志着其深化改革升级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紧接着,中石油又通过了工程技术业务改革重组框架方案,并确定了重组上市的路径。
近日,中石油又启动了首例内部矿权流转,由大庆油田去开发西南油气田的两区块,掀起油田改革大幕。
业内认为,随着国企改革加速,中石油有望形成核心业务板块均实现上市的基本格局。
中石油掀起油田改革大幕
记者从中石油了解到,中石油西南油气田与大庆油田签订“矿权内部流转协议”,开创了矿权内部流转的先例。从11月20日起,合川——潼南区块、西昌——喜德区块由大庆油田来勘探开发。
据介绍,合川——潼南区块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跨四川广安市、岳池县和重庆合川区、潼南区等地,面积5012.334平方千米。截至11月20日,区块内已钻井456口,发现10多套工业油气储层,天然气探明储量2299.35亿立方米,凝析油探明储量690万吨,具有良好的立体勘探开发优势。
此外,西昌——喜德区块位于西昌盆地南部,地跨四川西昌市、喜德县、普格县等地,面积3494.537平方千米。目前,区块内第一口探井——普格1井正施工作业,地球物理勘探作业即将拉开序幕。
西南油气田是中石油矿权范围内组织油气勘探开发作业的企业,在四川盆地发现20多套油气储层,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天然气工业基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成为国内天然气工业的发源地。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大庆油田所面临的形势颇为严峻。
由于原油价格的下跌,大庆油田的盈利水平不断下降。同时,由于开发多年,其本身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2016年,大庆油田一度陷入亏损。
据了解,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曾经27年稳产5000万吨以上,12年稳产4000万吨,到2014年产量还在4000万吨以上。2015年实施减产后,年底产量将为3850万吨。目前,大庆油田正在逐步减产。按照规划,大庆油田将连续每年调减产量150万吨,并且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都要减产130多万吨,计划到2020年稳定到3000万吨左右。
在这种形势下,中石油启动内部矿权流转可以让资源和员工都流动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石油有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石油把矿权内部流转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将利用市场价值规律,盘活矿权区块、未动用储量,激活勘探开发市场,进一步加快川渝地区油气工业发展步伐。
再提油服业务重组上市日程
今年以来,中石油动作频频,一直在加速改革。
11月7日,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电能”)正式组建,标志着大庆油田电力集团深化改革升级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按照中石油的规划,中油电能确立了重组、改制、上市“三步走”发展路径,申请纳入国家第三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走在了国企改革的前列。
记者还了解到,11月15日,中石油举行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石油工程技术业务改革重组框架方案》。
据了解,此次审议的方案,围绕落实中石油集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以提升工程技术业务服务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明确了改革重组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思路,提出了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和相关政策建议。
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在会上表示,以改革重组为契机和动力,努力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和增收创效能力,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油田技术服务公司。
而中石油工程技术业务之所以要改革,是因为目前的体制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王宜林还表示,随着外部环境的深刻调整和油服行业的发展变化,工程技术业务现行的体制机制也暴露出不少矛盾和问题,对推进业务经营管控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因此,工程技术业务的改革重组是中石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是推动工程技术业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提升业务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石油旗下的中油资本和中油工程相继借壳上市。
截至目前,中石油主营业务中还有工程技术业务(油服板块)没有上市,工程技术板块以五大石油钻探公司为主。
据了解,三桶油中,中海油服早就上市,石化油服是在2014年注入了中石化的石油工程资产。而中石油拥有国内最大的油服公司,上市步伐已经落后中石化和中海油。
民生证券分析师杨侃表示,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油气行业混改进程逐步加快,其工程技术业务上市的可能性很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