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双星并购韩国锦湖轮胎案宣告流产 欲借并购快速扩张战略受阻)
一个是国际轮胎排名排在30名之后,而另一个是排名的前15强,青岛双星(000599)并购锦湖轮胎的计划曾令资本市场振奋。但人们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这场并购经历了锦湖轮胎商标权争议、工会抵制、韩国部分政企人士明确反对等等诸多阻力,已在几个月前就陷入僵局,并最终宣告流产。青岛双星欲借此跃升全球轮胎排名前列的计划也受阻。
9月13日晚间青岛双星公告称,公司去年底曾披露,出资9亿元参与设立星微基金。今年3月,星微基金控股子公司与卖方代表韩国产业银行签署《股份买卖协议》,拟以9550亿韩元(按最新汇率约合人民币55.36亿元)收购锦湖轮胎42%股权。近日星微基金与卖方签署《终止协议》,无责任终止已签署的股份买卖协议。这场近两年最大的一起跨国并购案宣告流产。
青岛双星对锦湖轮胎的并购,曾有人评价其为“蛇吞象”式的并购。因为锦湖轮胎作为韩国第二大轮胎企业,在全球排名第十四位,在韩国、中国、美国、欧洲拥有5大研发中心。其轮胎产品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2015年,锦湖轮胎收入高达168亿元人民币,是青岛双星的5.6倍。
这也曾是一个被认为是双赢的并购。锦湖轮胎在全球的产能近一半布局中国,年产能曾高达3000万条。然而近年来随着受到在华市场份额急剧下滑的影响,锦湖轮胎陷入长期亏损的状态。2016年9月,锦湖轮胎的主要债权方——韩国产业银行决定出售所持锦湖轮胎股份,青岛双星在10余名竞标者当中被认为是最合适的对象而被选定为优先协商对象。2017年3月,青岛双星参与设立的星微基金控股子公司与卖方代表韩国产业银行签署《股份买卖协议》。
而对于青岛双星而言,吸纳昔日的领先的同行,无疑是一个快速壮大的大好时机。长城证券曾分析称,锦湖轮胎的主要优势在轻卡胎和乘用车胎,而双星的主要优势在卡客车轮胎。此番竞购若能成功,双方将在利益冲突最小化的情况下形成最佳的协同效应。青岛双星也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轮胎企业。
但事实证明,国际化并购并非易事,会遭遇到除了经济因素之外的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甚至上升到政治、国家安全等层面。先是锦湖韩亚集团拒绝授予青岛双星锦湖轮胎的商标使用权,接着韩国锦湖轮胎工会于2017年2月举行小规模罢工。今年4月,锦湖轮胎总部所在地光州议会也发表声明,“从国家安保和产业保护、培育国家基础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角度出发,锦湖轮胎的出售有必要综合性考虑。”
从并购僵持到最终彻底“闹掰”的决定因素或还是在并购价格及其他权益等关键问题上没谈拢。据韩国媒体报道称,拥有锦湖的商标权的锦湖实业公司今年6月向韩国产业银行发函并重申其条件,青岛双星必须向其支付商标的版权使用费,该笔费用按锦湖轮胎年销售额的0.5%计算,且必须连续支付20年,这意味着“锦湖”商标的强制性使用期限从此前协定的5年延长至20年。
但青岛双星表示,今年3月份双方商定并购费用为9550亿韩元,当时锦湖韩亚提出以锦湖轮胎年收入的0.2%作为版权使用费,且青岛双星有权在5年后放弃使用“锦湖”商标,公司坚持按原议定条件履行。
此外,据媒体报道,锦湖轮胎业绩每况愈下后,青岛双星主动提出将9550亿韩元的收购价下调8000亿韩元。这无疑令双方的谈判合作难上加难并最终导致收购失败。
对于青岛双星而言,也意味着通过并购同行业领先企业、快步提升行业地位,跻身世界轮胎行业前列计划暂停。今年上半年,青岛双星实现营收20.71亿元,同比下降15.71%。净利润为5731.90万元,同比增长6.11%。青岛双星在申万轮胎行业的9家企业中,营收排名仅第7位。轮胎企业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华谊集团、玲珑轮胎和赛轮金宇,上半年营收分别为243.50亿元、67.32亿元、65.2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1亿元、4.34亿元和1921.77万。青岛双星与前三名在营收上有较大的差距,也是申万轮胎行业中上半年营收唯一负增长的企业。
不过显然,青岛双星的国际化野心并未就此止步。青岛双星曾表示,将加快国际化进程,推进全球布局,提升双星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对此次并购终止,青岛双星称,未来公司将仍然聚焦在国内外轮胎、汽车及上下游相关行业领域寻找产业整合的机会。
受并购终止事件的影响,9月14日,青岛双星股价一度下跌逾2%,后止跌回稳,报收6.65元/股,股价跌幅为0.8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