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进供给侧改革 小康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大幅跃升)
今日,小康股份发布一季报。财报显示,一季度小康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8.74亿,同比上升84.0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2亿,同比增长70.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6亿,同比增长126.42%,实现了自主品牌营收及净利润的大幅跃升。
在业绩预增公告中,小康股份把业绩的增长归纳于三方面的原因,其一,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的成果显现。随着附加值大的产品销售占比逐步增大,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其二,规模效应显著。公司前期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和工厂建设方面的投资,带动了公司产品销售规模的较快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其三,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发动机DK15、DK15T销量持续增长。
高格局产业化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占领未来汽车行业制高点
汽车行业的未来在于新能源汽车,汽车市场的未来在中国,这是目前市场普遍一致的认识。电动汽车行业中的领头羊美国特斯拉公司在资本市场大受追捧,作为新兴汽车公司的代表,其市值已超越福特和通用成为全美市值第一的汽车制造商,对传统汽车固守的观念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纯电动汽车相比内燃机汽车大幅简化的系统结构和零件数量,降低了造车的门槛,给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实现在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形如小康股份的造车企业纷纷提前以前瞻性的思维布局自主品牌,大手笔规划新能源车战略。
小康股份借助上市打开的公司发展上升通道,将公司集中资源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战略定位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型”,斥资25亿元在重庆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工厂。
推进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2017年是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新能源作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性业务,将其做好旨在质的突破而不单是量的增多。小康股份借助登陆中国A股资本市场的契机,积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促进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研发并不断升级SUV产品,布局新能源车行业,追求从“0”到“1”的突破。
小康股份一以贯之的“诚信、守法、专注、创新、成长”及其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业务的清晰规划,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认可,2017年1月小康股份获得了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家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同时,公司在美国硅谷设立研发中心,引进特斯拉创始人兼原CEO马丁 艾伯哈德等全球核心技术专家,打造顶尖新能源汽车团队,形成北美研发中心、三电及智能驾驶研发中心、亚太研发中心和金康工厂体系,具体实施纯电动.智能汽车开发项目和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目前,公司的全资二级子公司SFMOTORS现在美国硅谷已是已经名声大噪。
小康股份清晰、策略得当的发展思路及其在核心技术方面扎实的储备,商业模式方面丰富的经验必将帮助其借助资本市场的春风,成为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和资本支持实体产业发展的事例之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