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 月12 日,工信部联合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国防科工局等五部委编制完成《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 年)》。
评论
明确中国船舶工业2020 年四大发展目标与方向。1)市场份额:到2020 年我国造船产量占全球份额在“十二五”基础上提高5ppt,海工与高技术船舶市占率分别达到35%、40%;根据工信部统计,2015 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38.3%(修正总吨口径);2)创新能力:到2020 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2.5%;根据公司资料,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国重工2015 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2.0%、1.4%;3)市场结构:到2020年前10 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工信部统计2015 年占比为53.4%;到2020 年三大主流船型、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分别达到80%、60%、40%以上,工信部统计目前我国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本土化配套率不足30%;4)质量效率:到2020 年船舶“白名单”企业造船效率达到15~20 工时/修正总吨,标杆企业造船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公司资料,外高桥船厂在2014 年平均每修正总吨工时消耗低于20 小时。
强调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将“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列为六大重点任务之一,具体强调促进军民协同创新(船舶军转民、军民两用技术、军民技术双向转化)、推进军民资源共享(军民通用综合性试验设施、军用标准与民用相统一)。根据国际经验,军民融合有利于降低军舰造价:法国Mistral-Class 两栖攻击舰后半部以军用规格建造、前半部以民用规格建造,单吨造价仅为美国America-Class 两栖攻击舰的40%(通胀调整后)。
强调加强培育新需求。《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强推动渔船更新改造,推动人工岛礁、海上浮式平台、海洋探测、海洋资源勘探设备研制应用,加快培育和发展邮轮、游艇旅游市场。
投资建议:《行动计划》全面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国产化率、深化军民融合是最大亮点。维持海兰信“确信买入”(船舶配套设备本土化核心受益标的),建议关注中国重工(有望受益于军民融合深化)、中国船舶(有望受益于造船产业集中度提升)。
风险
船舶建造市场持续低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