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6年银行业盘点:AH上市银行增至37家 民营银行开业数增加)
除了AH两市上市银行由2015年末的24家(A股:16家+H股:8家)增加到2016年末的37家(A股:25家+H股:12家,包括尚处于发行披露过程中的张家港农商行、已通过港交所聆讯的九台农商行),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也在变化。
根据银监会2015年年报,截至当年底,我国持有银监会金融许可证的银行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制银行、133家城商行、5家民营银行、859家农商行、71家农村合作银行、1373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40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1家中德住房储蓄银行、1311家村镇银行。
而这些数据到了2016年底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
1、城商行新建、更名,使得城商行个数增加;
2、农信社、农合行改制,致使农商行数量增加,而农信社、农合行数量减少;
3、民营银行开业数量增加,其中2016年11~12月,合计9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
4、村镇银行新设降速。
城商行略有增加
筹建近5年的新疆银行选择在2016年12月30日这天正式开业,在此之前他们已经陆续取得银监会金融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
新疆银行
筹建伊始,新疆银行就被赋予了省级城商行的定位。从2012年1月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组建“新疆银行”,到2015年8月新疆银行筹建组成立,再到2016年10月取得银监会筹建批复,该行经历了一个“概念-实质性操作-落地”的阶段。
工商信息显示,新疆银行由天山农商银行发起成立,是以国有资本为主导、民营资本适度参与的商业银行,注册资本50亿元,其中自治区国资公司、兵团投资公司、天山农商银行分别持股20%,中铁建投作为第四大股东持股10%。
这或许也是国内首家由农商行参与发起设立,并最终参股城商行的案例。
四川银行
与新疆地区一样有着成立省级城商行需求的还有四川。2016年9月底消息显示,四川省政府将推动四川发展组建“四川银行”,已进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阶段,并获得原则性通过。
根据规划,凉山商行、攀枝花商行拟合并重组为“四川银行”(重组标的或有其他川内城商行),通过增资扩股,四川银行注册资本将超100亿元,资产规模计划到2020年达2000亿元以上。其中在9月初,由四川发展全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四川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已获批入股凉山州商业银行,持股比例为19%。此外四川发展还在与攀枝花市政府商谈战略入股攀枝花市商业银行。
总的来说,新疆、四川两地的省级城商行筹建需求均来自区域内金融市场主体“小而散”的金融业结构不平衡,导致地方经济发展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其中新疆本地法人银行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四川虽然是全国拥有城商行法人牌照最多的省份,但实力普遍较弱。
与新疆银行的开业及四川银行的筹建不同,长城华西银行、云南红塔银行均由现有的城商行翻牌而来,新的大股东入主后,两家银行也迎来更名及迅速发展。
长城华西银行
其中,长城华西银行前身是德阳市商业银行,2010年更名为德阳银行。2014年末长城资产获批入股并成为战略投资者后,该行实现两年内资产翻番,并于2016年9月获批更名为长城华西银行。截至2015年末,长城资产合计持有该行53.59%股权。
云南红塔银行
云南红塔银行则是由原来的玉溪市商业银行更名而来,当月该行进行大规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从11.78亿元猛增至59.98亿元,一举超过富滇银行成为云南注册资本最多的城商行,2016年3月该行领取新的金融许可证。
而根据云南日报7月份的报道,该行增资扩股后资本总额近100亿元,步入全国较大规模城商行行列,“烟草系”的云南合和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而云南红塔银行也是第一家由烟草企业控股的商业银行。
农信社、农合行改制继续推进
农信社银行化是农信社由合作制规范、有序地改制为农商行的变迁过程。这一改革由政府顶层设计,遵循了“先试点,后推广”的路线,改革的目标先是县(市)统一法人、农商行、农合行三种模式,然后是农村银行业机构(即农商行、农合行),最后确定为农商行,因而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历程可分为先试先行、合作银行过渡、全面推行“三个阶段”。
目前,农信社改革已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但截至2015年底,仍有1373家农信社、71家农合行没有完成银行化改革任务。
2016年,农信社、农合行的银行化改革持续推进。据银监会官网数据,截至12月23日,一共有250家农商行由农信社、农合行改制而生,并取得金融许可证。其中江西、山东、湖南、云南和河南分别有58家、41家、27家、20、18家,数量相对较多。
据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周报11月22日报道,彼时江西省86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72家农商行已开业,14家农商行获批筹建,正式告别农信社时代,江西也成为安徽、江苏、湖北、山东后第五个全面完成农信社银行化改革的省份。
山东则是在2016年7月底完成全省农信社银行化改革,改革过程中,山东省确立了以民营资本为基础的产权结构,并积极组织省管企业投资入股省内农商行。
湖南、云南、河南三地农信社银行化改革亦有序推进,其中云南省农信社首批20家县级联社改制的20家农商行已统一对外挂牌营业。
而当农信社、农合行的银行化改革走向深入,省联社的改革也被提上议程,成为热议话题。
民营银行批筹、开业加快
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的原则,民营银行在2016年底可谓出尽风头,合计10家民营银行在11月~12月获银监会批准筹建,5到7月份陆续获批筹建的重庆富民银行、四川新网银行(原名“四川希望银行”) 、湖南三湘银行分别择时开业,其中三湘银行、新网银行的开业时间都在12月底。
一般而言,民营银行的设立需经过可研、论证、会商、批筹和挂牌五个阶段,银监会批复筹建后筹建组需6个月内完成民营银行的筹建。如此,2017年上半年将迎来十家民营银行的正式问世,彼时民营银行数量将达17家。
村镇银行新设降速
上世纪90年代末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地区撤出后,农信社就成了农村地区最主要的金融机构。此后农信社陆续改制为农商行,但这不足以覆盖日益增长的县域及城镇化金融需求。
2007年1月,银监会正式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并陆续放宽试点地域、发起人持股比例等限制,使得村镇银行经历了一个由冷到热的过程。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平均每年新设村镇银行192家,显著高于2010年以前年均新设87家村镇银行的速度。
不过,近年情况显示,从2012年开始,村镇银行新设显著减少。尤其是2014年至今,每年新增的村镇银行数量连续下滑,截至目前,已取得银监会金融许可证的村镇银行合计达1416家,其中2016年新增123家,而2015年全年获银监会批准成立并开业的村镇银行数量为158家。
从地区分布来看,逾60%的村镇银行设在中西部地区,但在国家级贫困县设置较少。“虽然当地金融办有新设的任务,但站在银行经营角度来讲,新设机构至少要保证盈亏平衡,因此即使是通过村镇银行来扩张,也会选择区域内具有人口、经济总量优势的县域,量力而行。”一家股份行机构规划部门人士对记者解释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