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2016年大宗商品的牛市,似乎已对通胀有所预兆?
任泽平:2016年商品价格的大涨无非是过去长期货币超发背景下填平所有估值洼地,从股市债市到房市再到商品,从黑色有色到原油,未来有可能再到农产品,供给出清和需求触底提供了催化剂。与股市债市资产价格上涨不同,房地产和商品价格上涨将直接推动通胀。
房地产投资回调幅度有限
在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上,任泽平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将对房地产的整体走向起到作用,不过2017年之后主要城市仍面临补库存需求,若土地供应不能增加,以及调控长效机制无法确立,2017年底房价仍然面临上涨压力。
《21世纪》:2016年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大幅上涨,但前所未有的调控政策也紧随其后,来年的房地产市场会取决于哪些因素?
任泽平:房地产周期长期看人口,短期看金融。国庆后房地产调控出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建立长效机制,限制投机性需求,增加土地供给,发展大都市圈。
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这表明中央明确了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和消费属性,否定了投资投机属性。
会议强调,“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这表明中央决心解决人地分离、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匹配的问题,大都市圈战略日渐清晰,小城镇化战略或退出历史舞台。
《21世纪》:反映到价格上,2017年及往后的一二线房地产价格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任泽平:随着大都市圈和区域核心城市土地供应增加,未来房地产投资回调幅度可能不深。2014-2016年房地产去库存比较充分,2017-2018年面临补库需求。如果一二线城市土地供给不能增加,以及控制投机需求的长效机制不能建立,2017年底-2018年房价面临上行压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