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9 月25 日发布了《产业观察系列12——“小程序”的正确打开方式》报告,基于当时的外界信息对“小程序”的基本面做了详细阐述,如今伴随着28日在广州举行的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张小龙对“小程序”的介绍,“小程序”再次升温,所有人开始翘首以盼“小程序”正式跟用户的见面时间2017年1月9日。
“小程序”的入口在哪?微信一直坚持去中心化的理念,所以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公众号的分类导航,全靠用户自己去传播。“小程序”也不例外,在微信里面不会找到“小程序”的入口,也不会有排序或者推荐一类的存在,更不会有“小程序”的分发。这样提供“小程序”的主体就会把他们的二维码铺设到能够铺设的地方,而不是挤在微信里面,抢夺微信入口资源,这对于微信自身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态非常有益。所以,未来“小程序”的用户基本是通过扫二维码的形式来启动“小程序”。
“小程序”不是订阅号,不能直接推送消息。“小程序”和公众号不一样,不需要订阅,所以不存在粉丝这个概念,只是一个被需要时,出来解决问题的工具,更类似于浏览器。另外,“小程序”是不会直接给用户推送信息,除非在历史使用过程中点了同意推送某类特定消息。
“小程序”的分享机制。从张小龙的描述中,目前“小程序”定位是不能在朋友圈分享,但是可以分享到聊天和群里面,而且被分享到群里的“小程序”能够自动更新,因此未来有可能带来一种新的协作方式。
在外界看来,微信一直都保持相对克制,以便自己不会像QQ 一样太过臃肿,从而获得一些高质量人群的青睐。其实,百度、UC、360 等拥有一定流量优势的互联网企业都曾经搞过类似于“小程序”的“应用号”,但是都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如今拥有8.8 亿独立终端的微信介入,不管怎样都是值得期待,毕竟在互联网时代,每一次平台&终端的切换,都是洗牌时间,趋势性机会最容易诞生。
小程序主要铺的是线下使用场景,比如在公交车站,扫一下公交站牌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下一辆公交车到站的时间,在汽车站,扫一下汽车站的二维码就可以购买车票,而不需要排长队。二维码渗透率将会得益于“小程序”大幅度提升。
建议关注:新大陆(商户资源丰富,与“小程序”、二维码联系紧密)、证通电子、新国都。
风险提示:行业应用不及预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