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持续低迷,致使新三板市场定价功能弱化、定向增发融资规模下滑。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数据统计,10月份,新三板市场交易规模、定向发行融资规模以及新增挂牌企业数量环比均处于下滑态势。
梧桐树新三板创始人刘澍认为,新三板企业绝大部分处在成长阶段,不少企业能够带来创新技术以及新的商业模式。未来投资机构和高净值投资者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研究报告,寻找新三板优质企业项目。
寻找优质项目
今年以来新三板融资规模呈现逐季下滑趋势。其中,一季度883家企业实施了891次增发,募资总额425.95亿元;二季度743家企业完成745次增发,募资总额297.23亿元;三季度488家企业完成490次增发,募资总额为216.39亿元。
刘澍指出,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流动性不足。目前市场交易不活跃、流动性差,资本难以退出,从而无法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交易。新三板企业绝大部分处在成长阶段,技术及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建议战略性投资人多关注创新层的同业企业,这些企业属于行业优质投资标的;同时,建议财务性投资人多关注基础层被低估的企业,这些企业正处于价值洼地,升值空间大。
刘澍表示,在大部分新三板企业抱怨融资困难甚至萌生退意的大背景下,通过投研平台及人工智能研究报告,可以帮助企业高效对接股权及债权投资方,同时也将提高投资者在新三板寻找优质项目的效率。
风险控制面临挑战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年共有1094家新三板企业进行过2497次股权质押,质押总市值998.93亿元。其中,157项股权质押已经达到平仓线,涉及69家挂牌公司。股权质押的对象主要是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业企业等,而质押用途多用于寻求贷款或股东个人借款。
刘澍指出,随着股权投资的迅速发展,信用风险、财务风险也在不断攀升,风投、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领域的风险控制面临着严峻挑战。梧桐树新三板平台大数据模型显示,在股权投资或股权质押贷款中,欺诈和信用风险可能出现于投前、投中、投后的各个环节。对于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而言,投前信息识别及投资风险评估分析、投中监控,都和投后管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风投、银行等金融机构逐渐认识到,外部数据源的对接有利于甄别项目的有效信息,整合多渠道数据以丰富项目图谱。大数据和投研分析研报的引入,能够有效帮助投资机构更好地进行投资管理。”
刘澍表示,大数据来源于新三板企业在挂牌前、挂牌后的信息,包含其所在行业状况、资本状况、项目团队水平、用户表现等,通过对项目信息实时收集、结构化分析、处理,可帮助投资人及时准确获取更多的行业和企业信息。
刘澍解释道,数据引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处理,保存有效信息,通过专家数据模型库,采用可视化分析子系统、人工智能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最后经过研究员整合,输出为投资人所需要的企业及行业发展报告、企业基础数据报告、用户趋势报告、企业价值分析报告等。从国外的经验看,通过智能投研模式能够帮助投资者节省项目筛选时间、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