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通车”进入最后阶段。
10月11日,深交所、港交所、中登公司和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共同签署《四方协议》。10月13日,国际路演将在香港启动。
不过在深港通紧锣密鼓筹备之时,四季度刚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就失守6.7,创六年多来新低。在此背景下,内地资金加速流入港股。据wind统计,9月以来至今已有超过500亿元人民币资金流入港股。
有分析师预计,深港通开通后,内地资金流入量将有增无减,“北水南下”局面预计会持续。
通车“倒计时”
深港通技术准备进入最后倒计时。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表示,10月17日至11月9日深交所将联合中国结算,组织开展港股通仿真测试;港交所也将组织三次深股通全网测试。
券商也在按部就班进行准备工作。深圳一家中型券商运营部人士表示,按监管层要求,公司的测试计划正有条不紊进行。“我们目前陆续在测试,预估11月开始通关测试,3次通关测试后,才会上线。”
券商经纪业务部也在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营业部已从线上和线下两方面开展港股推介,周末组织投资者学习和讲解投资港股的细则。投资者比较关心港股投资标的以及交易规则。”深圳一家大型券商经纪部人士表示。
香港一家中资券商人士则表示,“未来半个月我们会持续不断做系统测试。最近是香港券商密集做投资者教育的阶段,从10月12日开始一直到11月,有很多券商陆续举行深港通活动。”
贬值加剧“北水南下”
近期人民币的走势让很多内地资金对深港通越发感兴趣。
“我们做了很多路演活动,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兴趣非常大,很多人来听。目前人民币跌穿6.7,内地投资者有急切的需求要把资金分散到非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上,希望能起到保值的效果。” 安信国际研究总监韩致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wind沪港通数据显示,从9月1日至10月12日,21个交易日里有16个交易日呈现“南向资金净流入”,占比76.19%,累计净流入H股资金达529.38亿元人民币。
韩致立表示,“北水南下”的局面预计会持续很久。“如今地下钱庄受到打压后,预料通过深港通流入港股的资金量会加大,毕竟深港通是一个正规渠道;另外未来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的细则出台后,预计也会有大量资金流入港股。”
香港一家小型私募合伙人表示,“包括我在内的不少香港私募,最近都选择在港股做多。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下,我们预计会有更多的内地资金流入港股。”
事实上,在人民币贬值压力的背景下,大量内地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外流到境外,其中地下钱庄则是主要形式。广东省公安厅10月11日公布,称一月至今全省共破地下钱庄案件140余宗、总涉案金额超过2300亿元人民币。
上述香港私募合伙人还指出,由于8月以来内地资金流出太多,导致香港当地金融机构加大审核内地资金来源的合理性。
“我有内地朋友近期计划在港股开户炒股,但现在也打起退堂鼓。他在银行设立托管账户时遇上麻烦。”上述私募告诉记者,在香港银行开户只需要带上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有开户人住址和姓名的对账单做证明文件即可。“但我的这位内地朋友到了香港后,银行除了要求上述3份资料外,还要求他出示供职单位文件,以证明其有稳定收入;还要审核他从事的职业。但以前并不会有这样的额外审核。”
而在此背景下,境外机构通过深港通契机加码A股投资的意愿并不强烈。香港一家本土券商的投资总监告诉记者,港股相对A股而言是估值洼地。“目前海外金融市场不稳定,有很多来自欧洲、日本的资金来港股避险,他们反而会通过深港通事件来港股寻找投资机会。A股目前估值仍较高,对海外机构吸引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