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恒大二次举牌廊坊发展意欲何为?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一帆 2016-08-02 08:06:1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廊坊发展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盘中直播 我要咨询

耗资36亿拿下嘉凯城控股权后,恒大地产再掀波澜。7月27日至7月29日,短短三日内,恒大地产斥资2.67亿二次举牌廊坊发展,持股比例升至10%,目前仅落后第一大股东廊坊控股逾3个百分点。

消息曝光后,8月1日,廊坊发展股价逆市涨停。业内人士表示,恒大再次举牌或与土地储备、拓展低成本融资渠道有关。

曲线获得储备土地

廊坊发展公告显示,恒大地产于2016年7月27日至29日期间耗资2.67亿元,以14.06元/股的价格,增持廊坊发展1898.90万股,增持比例为4.995%。再加上恒大地产于今年4月11日至12日,以2.91亿元购入的5.005%股份,目前恒大地产合计持有廊坊发展3801.70万股,占总股本10%,仅次于廊坊控股的13.34%,为廊坊发展的第二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股权之争中,恒大地产与廊坊发展的攻守节奏异常紧凑。

今年4月14日,廊坊发展在公告《权益变动报告书》的同时,随即宣布筹划重大事项,股票停牌。7月21日,廊坊发展宣布因“未能就交易方式、标的资产的估值等达成一致意见”终止重组并复牌,其后仅仅5个交易日,恒大地产即开始了新一轮举牌。而公司控股股东亦已经备好后招——未来6个月内,廊坊控股将出资5000万至5亿元进行增持,按今日收盘价计算,这一金额对应的股权比例约为0.8%至8%。

曾有分析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廊坊发展第一大股东廊坊控股旗下土地资源很可能是恒大地产入股增持原因,随着上市平台规模不断扩大和双方磨合逐步成熟,再进行房地产等其他业务的合作。

在拿地成本高企的大背景下,通过股权并购的形式曲线获得土地储备资源,这样的运作对于恒大而言并不是孤例。

以不久前恒大地产36亿控股嘉凯城为例,针对收购,恒大地产表示,“通过协议收购嘉凯城52.78%股份,可丰富恒大地产的土地储备资源,进一步增加一、二线城市项目数量占比,优化土地储备结构。”

与嘉凯城在三四线城市的经营相类似,廊坊发展目前虽无土地储备,但其大股东廊坊控股承建包括临空经济区、万庄生态新城等10多个大型项目,同样分布于三四线城市。这样的行业资源储备,与恒大此前长期坚持的“三线包围一二线”战略相得益彰。

储备融资渠道

除储备土地外,在许家印新提出建设“多元化产业集团”目标的背景下,储备上市平台、开拓低成本融资途径,或是恒大地产连续举牌廊坊发展的另一个考量。

在控股嘉凯城之后,“恒大系”的上市公司资本平台规模已经较为壮观,包括港股上市的中国恒大、恒大健康、恒腾网络;新三板上市的恒大淘宝、恒大文化,以及前述提到的嘉凯城,合计共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覆盖了地产、医疗、互联网、文化、足球等多个产业。

除此之外,恒大依托去年11月收购的恒大人寿,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参与定增等多种形式,潜入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名单中,包括世纪游轮、金科股份、金螳螂、宝鹰股份等。持股比例从最低的0.37%至最高的3.38%不等,普遍为地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公司。

这样的打法与国内房企发债的热潮不无关系。香港房地产研究员黄立冲评价道,如果恒大拥有了多个A股上市平台,在国内以低成本发债的机会会更多。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房地产企业融资利率持续走低,评级良好的上市房企,公司债票面利率一般在3%~4%之间。今年1月,保利地产发行的第一期5年期25亿公司债票面利率更是低至2.95%。房企发债规模亦随之不断上扬,仅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发债规模就已超过4500亿元。

储备如此低成本融资平台,无疑有利于实现恒大在短期内做大规模的目标。事实上,通过不断地收购兼并,恒大已经隐隐具备了与万科“扳手腕”的实力。最新的数据显示,恒大地产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增长62.8%,达到创纪录的1418亿元,已经远远甩开碧桂园、绿地、保利、中海等千亿房企,在国内房企中仅仅落后于万科一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ST金科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