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三驾马车”发力 安徽国企改革全面提速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6-07-12 07:48: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7月13日,铜陵有色定增预案(二次修订稿)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此次定增的一个亮点是员工持股计划将参与,参加对象为铜陵有色及下属企业的1.1万名员工,共拟出资约9亿元认购3.25亿股,占定增后公司总股本的2.88%。

作为国资大省,安徽省一直在积极推进国资改革。今年5月底,安徽出台了《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在省国资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其中,整体上市、员工持股和引入战投成为推动安徽国企改革大提速的“三驾马车”。

具体公司方面,安徽现有省属企业27家,旗下共有江淮汽车、安徽水利、铜陵有色、皖能电力、海螺水泥、皖通高速等15家A股上市公司。除去年已完成整体上市的江淮汽车,目前正在实施重组的主要有铜陵有色和安徽水利。

整体上市提高证券化率

安徽力争五年后省属国资的资产证券化率达到60%,力推企业整体上市无疑是一个重要抓手。江汽集团、建工集团整体上市只是开端,马钢集团、海螺集团和铜陵有色等将跟进

安徽国资目前的资产证券化率约为40%,根据省政府的规划,未来五年要达到60%,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整体上市无疑将是一个重要方向。

在皖版国企改革实施意见中,七个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以推进整体上市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将“推进整体上市、发展基金”等作为主要路径。

作为安徽国资改革的排头兵,江汽集团整体上市方案就较好地体现出这一点。江淮汽车通过向江汽集团全体股东发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江汽集团,交易对价约为64.12亿元。江汽集团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与业务、资产直接相关的员工并入江淮汽车,江汽集团予以注销,江汽集团持有的江淮汽车股份也相应注销。

整体上市后,安徽省国资委旗下的江汽控股仍为江淮汽车第一大股东,拥有30.47%的股份。

江汽集团整体上市后,安徽水利的控股股东安徽建工集团随之跟进。今年5月,安徽水利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建工集团。此次交易后,建工集团的资产与负债将全部纳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

建工集团是安徽省内规模最大且最早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大型综合性建筑企业集团,是安徽省国资委旗下的省属重点国资企业。根据草案,建工集团预估值为31.36亿元,预估增值率约210.07%。整体上市后,安徽省国资委仍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持有安徽水利约31.63%的股份。

江汽集团、建工集团整体上市只是开端,后面会有更多企业跟进。马钢集团、海螺集团和铜陵有色,是安徽国资改革的重点公司,也是已被要求整体上市的三家公司。

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000亿元,资产总额1000亿元,铜陵有色市值1000亿元,利润总额50亿元,力争进入世界500强,集团公司实现整体上市。

铜陵有色董事长杨军透露,改革拟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先通过定向增发满足上市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并直接在上市公司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及员工持股,促进产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二阶段,未来待条件成熟时,再将集团公司其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最终完成集团公司的整体上市。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激励面广

员工持股计划是安徽本轮国企改革的另一亮点,从国元证券等公司已推出的方案看,安徽国企员工持股计划覆盖激励面广,比如铜陵有色几乎全员参与

员工持股计划是安徽本轮国企改革的另一亮点,皖版国企改革实施意见中提出“坚持试点先行,稳妥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先行者江淮汽车就在方案中嵌入了员工持股计划,江汽集团整体上市后,实勤投资持有2%的上市公司股份。而实勤投资系由江汽车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等出资设立,其主要合伙人安进为江淮汽车董事长。

从全国已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看,铜陵有色目前所推行计划的规模较为可观。铜陵有色定增预案显示,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拟认购定增股份的资金总额不超过9亿元,对应认购股份数不超过约3.25亿股。参与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8人、其他员工10992人,对应认购份额占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的比例分别为2.78%和97.22%。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为与上市公司及其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含全资及控股)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除部分新入职员工外,铜陵有色几乎全员参与了此次员工持股计划。

铜陵有色董事长杨军表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响应安徽省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整体上市、强化资本运作等多项改革要求所做出的战略决策,对公司改革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今后,公司经营发展状况将通过二级市场股价走势与员工个人利益密切相连,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改革和管理、技术的创新,巩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同时,安徽水利上月公布的吸收合并草案中也包含了职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总人数为2695人,约占重组完成后公司员工总人数的22%,其中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27人。此次员工持股计划认购金额为6.08亿元,拟认购约9296.64万股,本次交易完成后,约占公司总股本的6.21%。

安徽的龙头券商国元证券也于7月9日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拟以14.57元每股向员工合计增发不超过2956.15万股股份,股票来源为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公司回购的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51%。本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参加范围为国元证券及下属子公司的全体员工,合计约4.3万人,是目前安徽国企中参与员工数最多的。

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认为,员工持股计划不仅可实现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多元化,也让管理层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进而实现利益绑定。安徽国企较多,有了成功的样本,后面会有更多的企业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不过,员工持股计划也非一帆风顺。安徽合力曾于2015年1月公告,其大股东叉车集团拟在集团层面实施管理层和技术骨干持股,实现产权多元化。但由于股权结构、名额、定价等诸多问题,一年多过去,公司仍未出台实施方案。

引入实力战投优化股东结构

到2020年,安徽省内竞争性国企将基本全部采取混合所有制,将积极引入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以增量促进存量优化,提高资产证券化率

皖版国企改革实施意见中,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打造独立的市场主体”作为重要举措,“积极引入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如江汽集团整体上市时,就引入了建投投资。建投投资是国家直属国有投资公司,母公司为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直接股权投资、股权基金投资及基金管理业务。江汽集团整体上市后,作为战略投资者,建投投资直接持有江淮汽车10.83%的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江淮汽车负责人认为,从汽车产业外引入战略投资者建投投资,不仅优化了公司层面的股权结构,同时也给了江淮汽车资金和管理的支持。

记者注意到,安徽省省长李锦斌在铜陵有色调研时曾要求“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而铜陵有色此次定增对象中,不仅有资本大佬刘益谦旗下重要的投资平台国华人寿,还有老牌央企中国铁建和北方工业。

安徽水利的定增方案中,除了员工持股计划和一家私募外,其余认购方都为国企,如安徽盐业、铁路基金、中安资本、金通安益等,他们背后的实际控制人都是安徽省国资委。

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定增锁定期一年不同,这些被引进来的战略投资者都放眼长远,所认购的股份锁定期均为三年。“显然,他们看准了国企改革所释放的红利,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业内人士说。

根据安徽省的要求,到2020年,安徽省内竞争性国企将基本全部采取混合所有制,将积极引入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以增量促进存量优化,实现双向获益,提高资产证券化率。

铜陵市政府在今年6月1日发布了《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期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下一步工作,“推进铜化集团(为六国化工与安纳达的控股股东)混合所有制改革”、“整合港口岸线码头资源,积极引进宁波舟山港等战略合作者,引导区内港口物流企业参与联合重组,组建现代化港口集团。”

去年6月,铜陵市政府与浙江国贸东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铜陵市华盛化工投资有限公司(持有铜化集团55.07%股份)被授权将铜化集团部分相关子公司股权剥离,并与华盛化工名下所属关联资产进行优化重组,设立瑞达集团(暂定名)。战略投资者拟分别购买或增资(剥离不良资产和相关子公司股权后的)铜化集团和瑞达集团各35%至40%股权,两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华盛化工。

安徽省国资委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将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力争一至两户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其中,海螺集团和铜陵有色极有可能成为省属企业中首家“世界500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皖能电力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