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四年磨一剑,打破固有思维,跳出银行办银行,为未来发展开拓空间;他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带领平安银行凤凰涅槃。 ”这是第四届银行综合评选委员会对年度战略银行家——平安银行行长邵平的评语。
7月7日,“2016年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暨第四届银行业综合评选”在北京举行。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20余位国内银行业高管共聚一堂,就“未来银行之路:转型与突围”展开讨论。作为“年度战略银行家”的获得者,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出席论坛并以“银行经营的‘道’与‘术’——呼唤银行家精神”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穿越经济寒冬之“道”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L”型发展阶段,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从2011年的36.34%锐减到2015年的2.43%。同时,商业银行不良率持续攀升,截至2016年一季度,银行业不良率上升到1.75%的水平,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到4.01%,拨备覆盖率下滑到175.03%。一方面是风险的持续暴露,另一方面银行资产荒的现象却日益明显。
“对银行人来讲,可以说现在进入了一个‘焦虑时刻’。”在邵平看来,在新的长周期下,摒弃短视的激进,回归到长远的理性,使银行长期保持稳定的RAROC(风险调整资本收益)回报,这就是商业银行的经营之“道”。
“RAROC代表了现代银行的审慎经营理念,将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量化为当期的成本,对当期收益进行调整;同时为非预期损失做出资本储备,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挂钩,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邵平行长分析,“前些年,很多银行在繁荣期高歌猛进,追求高额的会计利润,而对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缺乏考量;此刻,不良资产大量侵蚀利润的现实告诉我们,现在到了风险调整的时候,我们原来创造的报表利润正在被风险无奈地调整着,我们在还历史的账。”
穿越经济寒冬之“术”
“把握住稳健经营的‘道’,银行就有了基业长青的可能;但要在困局中突围,脱颖而出,还需要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水平,这就是银行经营的‘术’。”邵平说。
在邵平看来,制定转型发展战略并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执行,在喧嚣混乱中保持住清醒的头脑,通过精细化管理,走出差异化的道路是银行突围的必然选择。现在,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了管理制胜的时代,未来几年,将会更加考验银行业智慧经营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以平安银行为例,从2013年开始,平安银行调整总行组织架构,开启事业部制改革,以“跳出银行办银行”的理念,迈出了银行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践行“最佳银行”战略的重要一步。通过事业部改革,平安银行大大提升了对于重点行业、主流客户的研究了解深度,得以根据行业属性、客户特点,针对细分行业的客户需求,设计包括咨询、融资、平台搭建、技术支持、资源整合、交易撮合等方式在内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金融供给的有效性。
在新形势下,平安银行提出“一个中心、两大任务、三张名片”的公司战略。其中,一个中心就是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两大任务则是深化事业部改革与推进分行转型,三张名片就是要打造智慧金融、精品金融、生态金融。
具体到商业模式上,邵平介绍,平安银行坚持“跳出银行办银行”的经营理念,不断推进专业化经营,通过“商行+投行”、“融资+融智”、“引资+引流”等多种形式,聚集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企业,打通产业链,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打造了全新的“生态金融”商业模式,增强了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最后,邵平提出,驾驭“稳健之道”和“创新之术”需要银行家精神的回归。商业银行的经营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长周期的考验,才会真正塑造出兼具“道”和“术”的银行家,也将使我们看到银行家精神的回归。
他表示,银行家精神归纳起来有四点,一是要牢固树立稳健经营的信仰,将打造百年老店作为最终的目标;二是要矢志不移地加强战略管理,不为短期利益所左右,真正做到“面对风雨,不动如山”;三是要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走出差异化的道路;四是要有创新的精神内核,必须坚持有效创新。(刘筱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