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到中小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目前环境将是助推中小企业大发展的大好机遇。”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工信部近日发布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几大关键工程与专项行动。其中,在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专项行动中指出,加快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支持中小企业并购、参股境外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品牌、营销、服务“走出去”。
华泰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宋雪涛认为,如果按年专利申请量计算,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专利申请的世界第一大国,但是技术应用和转化的效率远低于美国。“这次《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信息科技类的中小企业。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面临诸多问题:从外部看,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下滑,从内部看,资源垄断性企业的挤压和生产性成本压力上升。”
宋雪涛同时表示,中小企业面对严峻的外贸形势,要‘走出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信息服务外包。我国有上万家软件开发商和信息化服务商,而且有大量的高技术软件人才和信息化人才。我国在3G、4G、5G、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基础技术通常被大公司掌握,但技术应用产业链上集中了很多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可以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让信息化服务“走出去”,顺应外贸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
“‘走出去’应该是国内的中小企业主要把产品、技术、品牌、资金引向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而中小企业‘引进来’,主要是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北京至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清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中小企业的‘引进来’,简单讲应该以技术合作和互相参股为主。”宋雪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过往的跨国并购往往不能达到之前的目标,如联想并购IBM商业计算机部门等案例,跨国并购经常面临着资金、法律、政治等各种问题,且并购需要很长的时间,并支付给投行很高成本。大企业尚不能做好跨国并购,中小企业更难。中小企业的“引进来”应该从技术合作、相互参股开始,可以通过私募和风投的形式在国外进行资本操作,金融市场的逐步配合和开放也很重要。
专家认为,中小企业是创业创新的动力源和生力军,因此,我们需要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要敢于“走出去”、“引进来”,营造中小企业大发展的气氛与环境。
“中小企业大发展,既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新希望,同时,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 董登新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