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管愈发严格。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6日,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共计发出了494份问询函,而去年全年总计才发出了623份问询函,监管力度大幅提升。
而从问询的内容来看,交易所关注的事项不分巨细,年报披露不详尽、高送转、并购重组资产估值等是监管重点,甚至连上市公司年报出现填写错误也会被交易所“过问”。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大密度发出的问询函表明,监管层从过去的注重事前审核转向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一并重视。随着未来市场监管将更加完善,信披将更为规范,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将会逐步改变。
单日连发6封问询函
5月16日,深交所网站披露了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金亚科技的年报问询函,对年报中的多项细节进行了质询,其中包括关于实际控制人周旭辉的资金占用情况,会计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财务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等方面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4月30日,金亚科技发布了公司2015年年报,尽管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超9倍,但其聘请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却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对公司2015年度内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见的鉴证报告。
对此,深交所指出,“请说明你公司是否履行配合审计义务,并结合专项说明逐项解释未能提供完整财务资料的具体原因、后续解决措施及时间表。请会计师说明审计过程如何受限,无法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具体情形和原因,并列示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判断依据。”
此外,深交所还要求金亚科技就年报里的多项财务数据变化作出说明。
而除了金亚科技之外,欧比特、露笑科技、大康牧业、中化岩土、金洲慈航5家公司昨日也均收到了深交所的监管问询,其中既包括年报问询和重组问询,也包括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关注。
事实上,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6日,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共计发出了494份问询函,而去年全年总计才发出了623份问询函,监管力度大幅提升。具体来看,收到问询函的公司中,上交所有111家,深交所上市公司中,主板163家,中小板159家,创业板61家。
监管关注事无巨细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近期以来监管层不断加大事中事后监管的导向下,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问询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交易所的问询也对业绩造假、虚假披露等违规行为形成压力,有助于减少投资“雷区”。
有上市公司高管表示,当前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日渐趋严,按照会计规则、信披规则、交易规则等,年报披露前后涉及的很多数据及内容都会逐条排查,几乎做到“细致到毛孔”的地步。
查询交易所的问询函也发现,连年报中的一些填写错误也会被审核人员指出来。比如在恒源煤电的年报中,出现了货币单位的错误,“公司年报第16页,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情况中,货币单位错误。请公司通读年报全文,改正货币单位、文本、格式上的错误。”上交所指出。
而从上市公司对问询函的反应来看,一些公司对这种较为新颖的监管手段似乎没能及时适应。比如有公司在收到交易所的监管函后,竟长期保持沉默,迟迟不作答复;甚至在交易所反复问询后,公司仅发出一封“应对差事”的回复公告,并不正面回答问询。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问询函这个机制目前还处于新兴阶段,部分上市公司还没有完全重视这种新的信披监管措施。由于监管层对于信披并没有强制执法权,但问询函这种形式其实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式,被发问询函说明上市公司存在信披不完全的迹象,就会引发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可能会对二级市场的价格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