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正文

多空胶着3000点 基金策略:紧盯确定性成长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赵明超 2016-05-09 14:16: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受利好带动,5月份首个交易日迎来开门红,但上周五受一些传言影响,市场再度放量大跌,上证综指逼近2900点。

从3月下旬至今,上证指数以3000点为中轴,股指在2900点到3100点之间,高位跌,低位涨,多空胶着,精准波动,投资者备受煎熬。接下来市场将如何演绎?根据记者对上周末机构观点的梳理情况来看,多认为尽管市场缺乏上涨动力,但是下跌也没有太大空间,震荡市将会是主基调。

在机构看来,在不确定市场中寻求确定性,成为布局的主要策略。从最近机构布局情况看,业绩超预期公司、高景气度行业公司、行业发展趋势相对明确以及强势概念板块等,成为关注重点。

观点:维持震荡难大跌

上周五,受中概股借壳暂缓传言影响,沪深两市放量大跌。在当日收市后的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近3年已有5家在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实现退市后,通过并购重组回到A股市场上市。市场对此提出了一些质疑,认为这类企业回归A股市场有较大的特殊性,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等现象应当予以高度关注。证监会正对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上周市场表现看,节后前3个交易日连续冲击3000点未果,上周四上证综指报收2997.84点,上证指数收盘距离突破3000点只有一步之遥。在前期围绕3000点关键点位持续震荡的情况下,投资者对市场极度敏感,消息面影响会被突然放大,这也是市场放量大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沪上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监管部门对中概股回归A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最近频频受到市场炒作的壳股有抑制作用,但同时也会抑制市场人气,“从某种程度上看,在震荡市场环境下,市场会被热点板块的赚钱效应带动起来,壳股受到市场炒作,与境内外的明显价差有直接关系,尤其是此前部分中概股回归后的示范效应,让部分炒作资金趋之若鹜。”

尽管上周五大跌,但在机构投资者看来,市场将会维持震荡状态,现在基本是“模糊的正确”的投资窗口。主要逻辑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据显示经济已处回暖态势。从最新公布数据看,4月PMI数据虽不及预期,但仍高于荣枯线,好买基金认为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此前回暖是依赖季节性因素的疑虑。从服务业看,4月份加速增长,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点之上,意味着国内投资需求保持平稳。其次,外围加息预期放缓。在此之前,美联储加息犹如悬空大棒,令投资者忌惮有加,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投资人士均表示强烈关注。随着美元指数的下降,业内人士认为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加息预期有所淡化,目前已经从年初认为的“加息几次”变为“加不加息”,使得A股市场外围压力放缓。最后,市场情绪并不悲观。在部分机构看来,尽管市场缺乏上涨的动力,但是下跌也没有太大空间。

沪上某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在当前市场反复震荡的情况下,整体对后市偏乐观,市场向下空间不大,6月美国议息会议大概率不会加息,“当前基本上属于真空市场,尽管没有大量增量资金入市,但是也不大会有“黑天鹅”事件打压,仓位上可以相对积极一些。”

从私募基金观点看,融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17.82,较4月份上涨1.98%,表明对冲基金经理维持了对市场的乐观情绪。但部分基金经理态度依然谨慎,认为市场短期处于存量博弈的格局,只能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从市场主力看,瑞银证券认为,不管是证金、汇金等机构,还是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等,一季度都或多或少有增量资金入市,在整体流动性维持宽松的背景下,不必对股市资金面过度担忧。

策略:紧盯确定性成长

在3月份的反弹行情中,题材股行情此起彼伏,前期超跌的成长股互联网金融、强势概念股智能驾驶板块、业绩兑现行业高景气度持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及每年一季度屡试不爽的高送转板块,在博弈资金的参与下,不少个股一飞冲天。

但从3月下旬开始,市场就开始围绕3000点持续震荡,在机构投资者看来,市场主要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引发投资者对后市担忧,尤其是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不敢贸然大手笔入市。

在诺德基金看来,股市中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今年尤其多。从经济增长看,经济增速在持续下滑,但是为了防范经济硬着陆,在经济调结构的同时又添加了稳增长政策,不断动态调整的经济政策让机构很难对未来经济的走势有精确预测,也极大地增加了对股市的预测难度。

对于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担忧的问题,主要有国内稳增长政策下激发的经济回升到底有多强?是好转后重新回到经济增速较低的局面,还是回升力度比较强、甚至会引发后续宽松政策转向?从信贷方面看,到底投放多少是市场关注焦点。

从机构投资策略看,在震荡为主基调的市场中,参与博弈的投资者逐步减少之后,选取能核心受益的标的变得至关重要。从机构投资者调研情况看,机构更加关注真成长,主要体现在新兴产业公司中商业模式是否靠谱,以及如何维持竞争优势等。从近期机构调研关注的重点问题看,对于概念抢眼的智能驾驶和VR板块,主要聚焦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商业模式、公司战略、核心优势等。

以无人驾驶板块为例,在国内某权威汽车研究机构的研究员看来,当前无人驾驶板块公司几乎全是在炒作概念,不少公司看到市场追逐无人驾驶,马上表示要进军该领域,要么发公告表示要切入,要么收购初创公司少量股权做姿态,要么成立无人驾驶产业的基金。沪上某私募基金研究员表示,在资本竞逐无人驾驶的时候,需要关注相关公司的商业模式,从中优选出具有核心优势、有牢固护城河保护的公司。在选取的标的公司中,至少要考虑两个方面,其一为公司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其二是市场反馈情况如何?

从近期机构布局情况看,业绩表现好的板块受到机构重点关注,表明业绩成为机构判断取舍的重要因素。沪上某基金经理表示,最近卖出周期股买入成长股,其中成长股中以具有较好业绩的白酒、食品饮料和家电等品种为主,尤其是“老树发新枝”的公司,例如原本已经积累大量的用户或者数据,现在又可以和新兴概念衔接,具有估值支撑又有外延概念的公司。从险资策略看,大的机构以白马股为主,特别是具有业绩支撑的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类股票,加配一些高弹性的TMT等小票,偏爱向上空间不一定很大但向下空间有限的抗跌品种。

投资:多路径布局后市

对于接下来的投资机会,在机构投资者看来,追求确定性增长的行业,成为布局的重点,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未来数年具有成长景气的行业,包括体育产业、新能源汽车、传媒影视游戏、快递及物流行业等。在诺德基金看来,上述行业未来高成长性的确定性最高且具有可持续性,值得投资者去买入并长期持有,以分享行业持续高增长带来的回报。

沪上某绩优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在高景气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随着各地政策推广和落实,以及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新能源汽车板块还会持续受到资金关注。

对于上述高景气度行业的布局策略,诺德基金认为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去伪存真,精选个股,最好选择行业真正龙头公司,回避空有概念虚名的股票;二是鉴于高成长行业往往估值偏贵,要在合理估值点买入,避免在持续拉高之后买入。

二是业绩超预期行业个股。融通新消费拟任基金经理商小虎认为,A股市场不缺钱,缺的信心和机会,去年市场关心上市公司的外延式扩张,但是今年更加看重业绩,尤其是企业内生性增长,只有业绩不断增长的公司才会被市场接受和认可,近期消费类个股表现非常突出,说明市场喜欢追逐盈利增长的确定性。

三是OLED板块。在机构投资者看来,与传统的LCD 相比,OLED具备轻薄、响应时间短、对比度高、可视角范围大等特点,特别适合可穿戴、VR等设备。融通领先成长基金经理刘格菘认为,从当前消费市场情况看,消费电子行业的投资在于存量时代此消彼长的机会,预计OLED将会逐步取代LCD,OLED屏幕有望成为两年后的标准配置,随之而来的将是巨大的投资机会。

沪上某规模较大的私募基金研究员表示,在消费电子更新换代日趋快速的今天,技术进步不仅可以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随之而来的还有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从OLED屏幕价格看,由于生产商良品率提升,使得价格大幅降低,接下来将从高端领域迅速普及到中端领域,需求也将得以爆发式增长。

国泰君安研报显示,当前智能机竞争进入白热化,终端大牌导入OLED 意愿强烈,此前受制于价格高企和供给不足两方面的瓶颈,导入速度较慢。从今年开始,面板巨头产能相继释放,加上价格降低,手机市场大规模替代LCD 的趋势不可逆转。

从近期机构调研情况看,OLED产业链相关的原材料、面板、驱动芯片及触摸屏相关公司,均受到机构密集调研。从券商发布研报情况看,东方财富choice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OLED相关研报中,最近一个月来发布的研报,就占七成以上。

四是强势概念智能驾驶和VR板块等。在某操作风格灵活的基金经理看来,强势概念股会反复受到炒作,股价盘整或回调后,一旦有触发因素,资金还是会优先选择龙头股。沪上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在弱势行情中,强者往往会恒强,前期涨幅较大的公司,跌下来之后掉头向上的可能性更大。

兴业证券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投资布局需要寻找核心资产,要寻找最具成长性和竞争优势的公司,就像京沪地区的学区房,拥有较小的下行风险但升值空间巨大。这些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首先要属于先导产业,所处行业是代表未来经济转型和创新的前进方向;其次要具备核心竞争优势,与产业链上下游利益相关者有议价能力,与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以及同一行业公司相比,具有不易模仿、不易复制的特定优势或能力;最后是公司要处于成长初期,此时不必过于苛求公司目前的盈利水平,要淡化公司目前的估值,更看重市值空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