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3000点将成为“地平线” 九大理由坚定看好A股

来源:中国企业报 2016-04-30 08:45: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4月份A股市场整体呈现区间震荡态势,在冲高3100点未果后一度出现杀跌走势。但随着成交量的迅速萎缩,市场主要做空力量出现衰竭迹象,而多头力量则在不断累积壮大。我们认为,目前基本面上有九大利多因素将助推A股市场后市向好。

九大利多因素助推市场向好

第一,经济数据好转

从实际情况来看,2016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有着超预期表现。

2016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同比增速为6.7%,尤其在3月份,各项经济数据都有明显好转。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5.8%,环比上升0.4%;3月工业企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4%,利润累计同比增长7.4%,环比分别上升1.4%和2.6%;3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7%,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2%,环比分别上升0.5%和3.2%;3月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76%,是近三年春节后汽车销售表现最好的月份,说明耐用品消费形势正在改善;3月国内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1.5%,是近八个月以来的首次正增长,而3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是近十二个月以来的首次正增长。

我们认为,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超预期表现将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预期,有利于上市公司股价走强,有利于做多力量积聚,有利于股市向好。

第二,货币政策保持宽松

自2015年6月沪指从5178点调整以来,央行先后进行了三次降息,短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目前的1.50%,贷款利率则调整至4.75%。而为了避免跨境短期资金流动对利率政策的影响,自美联储于2015年12月加息以来,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更倾向于量化宽松。

2016年2月29日央行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其中,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准率下调至15%,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准率下调至17%;2016年一季度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净投放货币3100亿元,是最近六个季度的最高水平;2016年以来央行实施中期借贷便利(MLF)规模大幅增长,其中,1月新增8625亿元,2月新增1630亿元,4月新增2670亿元。受益于央行宽松货币政策,2016年前三个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达到46100亿元,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则达到65900亿元。

同时,社会融资成本处于较低水平。2016年4月25日中债企业债1年、3年、5年、10年到期收益率分别为3.0536%、3.6256%、3.7428%、4.1134%,同比分别下降24.70%、17.10%、15.76%和13.93%,显示流动性成本整体回落。此外,7天SHIBOR利率为2.341%,余额宝收益下跌至2.461%。

我们认为,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实际利率水平下行,有利于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有利于股市行情向好。

第三,积极财政政策带来企业盈利改善

2015年国家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同比增长15.89%,其中,中央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3.20%,地方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6.37%。在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税收收入增长则有显著回落。2015年全国税收收入增幅同比下降至4.81%,其中,营业税加增值税合计增幅同比下降至3.68%,2015年的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是近20多年来的最慢增速。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较2015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报告还提出全面实施营改增,从2016年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此外,还将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国家税务总局表示,2016年营改增的全面推开将为企业减税5000亿元。

我们认为,税费减少可以让企业在不改变资产负债比例的情况下直接提高盈利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股价上涨。

第四,直接融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企业进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最大区别是,实施直接融资的企业的运营状况要接受社会监督,而实施间接融资的企业的运营状况则有相应的金融机构进行跟踪。因此,实施直接融资的企业所受到的各方面的监管压力要大很多。一般来说,逆境中成长的优秀企业会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也就更愿意实施直接融资。

2012年美国直接融资占比为88%,而2015年我国直接融资占比为24%,其中股票类融资占比仅有4.90%。显然我国直接融资比例仍有望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的规模也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我们认为,随着未来更多的优秀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有利于股市长期繁荣,有利于提升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第五,明确注册制不可以单兵突进,IPO节奏可控

2016年3月12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注册制改革是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任务,是必须要搞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可以为注册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而配套改革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和时间,注册制不可以单兵突进。

我们认为,刘主席的表态打消了市场疑虑,稳定了市场预期,让投资者对市场短期及中长期发展有了一个准确的判断。

在当前的股票发行节奏控制上,也可以看到这种政策安排:2015年11月重启IPO之后,IPO上市项目成功实施62例,总融资规模250亿元,平均每月上市企业11家,月平均融资45亿元;而在2015年上半年的股市上涨行情中,IPO上市项目有193个,月平均上市企业32家,月平均融资规模244亿元。

我们认为,目前的IPO融资规模及速度是当前市场能够承受的,而监管层阶段性地控制发行IPO速度有利于市场行情的稳中向好。

第六,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有望纳入MSCI全球指数

吸引外资参与是资本市场开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首次批准QFII额度至今,获得批准的QFII总额度已经达到814.97亿美元。此外,目前获得批准的RQFII总额度为4626.25亿元人民币,获得批准的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

从2012年至2015年的四年内,QFII获批份额为604.8亿美元,占QFII总额度的74.21%,年均获批QFII份额151.2亿美元。而实际获批的QFII份额分布基本平均,最高值是2014年的177.22亿美元,最低值是2013年的124.48亿美元;近四年中RQFII获批份额呈现逐步递增态势,最高值是2015年的1492.25亿元人民币,最低值是2012年的563亿元人民币。显然,近年来获得批准投资A股市场的外资规模保持了较高水平。而从外资持股类别来看,2015年三季度QFII所持有的总市值500亿元以上股票品种的市值占其重仓股总市值的75.42%,表明外资机构更偏好投资蓝筹股。

2016年4月,MSCI再次征询国际机构投资者的意见,并将于6月宣布是否将A股市场纳入MSCI全球指数的决定。如果A股市场被纳入MSCI全球指数,预计第一步按应纳入市值的5%将A股市场纳入MSCI China指数以及相应的综合指数。MSCI估算,若按5%的比例于2017年将A股市场纳入MSCI全球指数,A股市场在MSCI China指数中的初始权重或为4%,在新兴市场中的权重约1.1%,将吸引约22亿美元的被动配置资金;若最终按100%的比例将A股市场纳入MSCI全球指数,A股市场将占MSCI China指数46%的权重,占新兴市场的权重将接近40%,预计将带来354亿美元的被动配置资金。

我们认为,随着A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预计每年QFII获批额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未来深港通的启动和沪港通规模的扩大,以及A股市场或纳入MSCI全球指数都将为A股市场带来更多的流动性。

第七,养老金、社保基金、险资入市规模仍将增加

2015年8月23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发布,其中规定养老金可以投资股票、基金类产品,且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保险基金资产净值的30%。截至2014年底全国城镇养老保险基金结余3.56万亿元,按30%的上限测算,养老金最大入市规模约为1.068万亿元。

2016年3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发布,明确各个省的社会保险基金可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委托管理。2015年12月底全国社保基金规模已达15085.92亿元,而随着每年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拨,加上各省社会保险资金委托管理,社保基金入市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2016年2月底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基金规模为15914.33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13.79%。而2015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为123597.76亿元,按照保险公司权益类投资不超过总资产30%的规定进行测算,保险资金新增入市规模最多可达到约2.11万亿元。

我们认为,养老金、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的入市规模仍将逐步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强A股市场的做多力量。

第八,“维稳资金”成为市场的定海神针

2015年6月,以汇金公司和证金公司为首的“维稳资金”出面维稳A股市场。其中,中央汇金公司一度增持1117家上市公司股份,彰显了管理层稳定金融市场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认为,“维稳资金”将是A股市场稳定向好的定海神针,有利于稳定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抑制市场非理性的大幅波动行情的出现。

第九,大宗商品价格回升

2016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一改2015年的单边下跌态势,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升。其中,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由年初的27.10美元上涨至目前的44.76美元,涨幅达到65.17%;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由低位的26.05美元上涨至42.99美元,涨幅为65.03%;芝加哥黄金期货价格由1045.4美元低位上涨至1239.4美元,涨幅为18.56%;芝加哥白银期货价格由13.62美元上涨至17.02美元,涨幅为24.96%。

我们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反弹说明欧洲、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美联储延缓再次加息措施开始发挥作用,工业企业开始新一轮补库存。世界经济的下跌趋势受到遏制有利于中国经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有利于A股市场稳中趋好。

对不利因素仍需分析和甄别

上述九个利多因素有利于股市趋稳,有利于蓝筹股行情向好,有利于慢牛行情的展开。当然,对一些不利因素投资者也需要认真分析和甄别。

第一,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放缓速度可控

IMF预测2016年至2018年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速分别为6.30%、6.00%和6.10%;而世界银行相应的预测数据分别为6.70%、6.50%和6.50%;OECD则预测2016年和2017年中国实际GDP同比将分别增长6.54%和6.22%。同时,中国政府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6.5%-7%,这是符合中国经济转型阶段的适当安排。

我们认为,当前较为宽松的总需求政策和正在实施的“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延缓转型阶段经济增速的快速下行趋势。长期来看,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速度是可控的,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将远高于大部分发达国家3%以下的经济增长水平。

第二,大小非减持压力加大?主板市场仍维持每月净增持状态

在2015年中期的快速下跌行情中,大小非减持成为市场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从2015年7月至今,主板市场上大小非操作仍维持每月净增持状态,月均净增持达到了264.81亿元。其中2016年3月主板市场大小非净增持额为44.55亿元。当然,近两个月内估值水平相对较高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出现了大小非净减持情况。其中,2016年3月中小板市场大小非净减持了96.03亿元,创业板市场大小非净减持了24.71亿元。

我们认为,大小非减持压力主要存在于部分高估值品种中,而大市值低估值股仍将受益于大小非增持,市场重心仍将稳中向好。

第三,银行坏账率增加?通过“债转股”降低风险

2015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持续上升,到年底不良贷款比例达到了1.67%,四个季度不良率分别提升了0.14%、0.11%、0.09%和0.08%。其中,2015年第四季度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仅上升了0.02%,投资者因此担心银行关注类贷款资产正在向不良类贷款资产迁移。

2003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曾经一度高达17.90%,而目前银行不良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的合计比率为5.46%。保守估计,若一半关注类贷款迁移至不良类贷款,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将为3.57%,与此前的最差状况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2015年底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81.18%,仍高于银监会要求的150%的标准。

我们认为,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提升是经济转型阶段的必然现象,而当前银行的整体坏账率仍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此外,国家还将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股权关系。“债转股”措施能减弱银行不良债务集中到期的风险,降低不良资产的生成率,为国内经济转型营造相对稳定的环境。相信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银行的不良债务问题有望被逐步化解。

第四,信用违约事件增多?大多出现在产能过剩行业

2016年前四个月,国内债券市场发生“未及时拨付兑付资金”和“担保人代偿”的信用违约事件27起,已经超过了2015年全年总和。违约品种涵盖了超短融在内的所有债券品种,违约主体从民企扩散至央企和地方国企,违约事件大多出现在钢铁、水泥、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

我们认为,信用违约事件由产能过剩且盈利水平较低的行业板块向其他行业板块快速蔓延的概率偏低。首先,4月25日的银行间7天债券回购利率为2.6424%,资金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其次,企业融资成本并未大幅上涨,中债企业债收益率仍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第三、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倾向未改。4月25日央行向18家金融机构开展2670亿元MLF操作,将短期流动性投放转为中长期流动性投放,缓解了短期资金集中到期压力。而一旦资金利率上行过快,不排除央行再次降准。因此,债券市场不会出现大面积违约事件,对A股市场影响较小。

第五,人民币汇率继续下跌?总体仍处于稳定区间

2014年和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下跌2.48%和4.67%,2016年第一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迅速下跌1.47%,由此投资者普遍预期人民币汇率将延续此前两年的下跌趋势。

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上升趋势的调整主要源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势头的变化。在21世纪的前11年中,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有9年保持在两位数水平。而从2013年开始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显著放缓,2014年为7.51%,2015年为3.40%,2016年前两个月是-15.7%,已接近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

不过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态势并没有发生改变,2015年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同比增长10.02%,显然美元升值也抑制了中国对美国产品的需求。因此,美联储在加息策略上也要顾及美元升值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近几个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其谨慎加息策略已使得美元汇率有所回弱,1月11日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了1.55%。

此外,4月22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参考CFETS、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特别提款权的三个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97.22、98.19和97.17,显示人民币汇率总体仍处于稳定区间。

第六,资金外流压力加大?长期投资资金的流入态势仍在延续

2014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为39932.13亿美元,而到201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下降为32023.21亿美元,减少了7908.92亿美元,降幅达到19.81%。尤其是2016年的前两个月,我国外汇储备由33303.62亿美元下降至32023.21亿美元,减少1280.41亿美元。可见短期外汇储备下降速度有所加快,投资者也因此担忧资金外流将对A股市场造成冲击。不过2016年3月公布的我国外汇储备数据增加了102.58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减少势头有所收敛。

我们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更需要持续稳定且发挥经济正效应的长线投资资金的流入,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的变化。2013年至2015年,外商直接投资中占比较大的外商独资规模分别为5784.64亿美元、6096.53亿美元和6450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06%、5.39%和5.80%。显然中国的整体营商环境仍然向好,长期投资资金的流入态势仍在延续。

第七,房地产“去库存”压力难解?逐步进入结构性“补库存”周期

从2014年年中开始,国内房地产市场普遍出现价跌量缩局面,二、三线城市楼盘库存高企,到2015年底,房地产开发投资由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增速下滑至近百分之一的增长水平。

不过自2015年6月开始,国内一线城市房价出现上涨,并在此后的九个月内持续上涨;二线城市房价也于2015年底出现止跌反弹迹象;三线城市房价则在2016年3月止住持续下跌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在近期出现了近24个月以来的首度反弹,2016年前3个月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20%。

我们认为,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由此前的“去库存”周期逐步进入结构性“补库存”周期。国内楼市的稳定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趋稳局面的延续,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有利于股市稳中向好。

3000点将是“地平线”

综上所述,随着宏观政策趋向宽松、经济形势出现好转、入市资金逐步增加等利多因素的不断累积,而大小非减持压力加大、新股发行提速、外汇储备下降、楼市低迷等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受到抑制,目前空头力量正在萎缩,多头力量在逐步壮大,A股市场必将长期向好。

短期市场虽然仍在3000点附近反复震荡,然而此区域对应的上证50板块市盈率为9.21倍,市净率为1.19倍,股息率为3.54%,低估水平在全球股市中也是比较罕见的。随着低估的蓝筹股重心不断上移,长期来看,3000点将是A股市场未来的“地平线”。

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建议均衡配置股票、债券、房产和现金等资产。其中,股票类资产投资吸引力排序依次为:恒生国企ETF、上证50ETF、沪深300ETF、港股、B股、A股中的低估值蓝筹股、高折价封闭式基金、混合型基金、保本型基金、分级基金A等。

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银行、非银金融、基建、地产、消费等低估蓝筹股。

此外,建议重点关注两条主线:(1)传统行业过度下跌之后的估值修复机会,以及国企改革题材等。(2)关注经济转型过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300024)、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行业成长型股票回调后的长期投资机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