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良表示,光大银行转型的方向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化”:综合化、特色化、轻型化、智能化。根据这“四化”, 光大银行确立了 2016 年工作的总体思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全面对标同业,着力稳增长、调结构、 防风险、树品牌、增效益,推进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协调发展。
有人说,中国的银行行长是个“力气活”,全国30多个一级分行每年就算只走一趟,也要花上四五个月,才能熟悉大体情况。
而光大银行行长张金良的“首秀”,是在1月14日董事会决定聘其为新任行长之后的80天,2月22日中国银监会核准其任职资格后的第40天。
短暂几十天,要了解一家3万亿资产、900多个网点,全球排名第57位(英国《银行家》杂志排名)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张金良似乎没有辜负厦门大学会计系高才生的光环。
3月31日,香港四季酒店,光大银行(601818.SH;06818.HK)2015年业绩发布次日。
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张金良语速较快,回答问题基本无停顿;条理清晰,习惯用“一二三四”明确表达观点;对各项数据了如指掌,不用翻查资料,也正应了中国银行某分行管理层对其的评价——对数字极有感觉。
虽然全球和中国经济复杂局势给国内银行业未来发展带来极大不确定性,从此番银行年报季便可窥之一二。不过,张金良对于宏观话题只是一语带过,更习惯挂在嘴边的是“倒逼”二字。短短四十分钟采访,这两个字出现不下三次。
“我想说的是,这些困难和挑战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恰恰是银行业转型发展的最大机遇。如果应对好了,商业银行就能脱胎换骨,实现更高层次、更可持续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
将“倒逼”看成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也许,这正是张金良本人80天从零开始熟悉一家银行的深切体会。
那么,从国有大行到股份制银行独挡一面的张金良,又如何理解光大银行的机遇?
他表示,光大银行转型的方向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化”:综合化、特色化、轻型化、智能化。根据这“四化”,光大银行确立了2016年工作的总体思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对标同业,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树品牌、增效益,推进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协调发展。
47岁的张金良,被外界誉为“60后年轻高管潮”的代表人物,1997年厦门大学博士毕业后加入中国银行,历任总行财会部副总经理、总行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北京分行行长等职务。2014年7月起,担任中行副行长,分管财务、司库、会计等部门工作。
推进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
将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看成一次“全面的压力测试”,使张金良在阐述光大银行“四化”转型时,更多加一分策略上的“主动”。
对于“综合化”,他表示,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和复杂化,这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根本动因,银行也正因此从传统的“存贷汇”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变,从“融资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变。光大银行近年来在银行内部致力于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进传统信贷与资管、投行、租赁、资金等业务整合,提升对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张金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公司银行业务仍然是光大银行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2015年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占到全行营业收入的57.6%,利润占到全行利润总额的54.1%。未来光大银行与其它金融企业的联动会更加频繁,以此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
“特色化”方面,“说实话,中国不缺少银行,但缺少有特色的银行,银行的同质化经营是比较严重的。”张金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光大银行的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信用卡和电子银行业务在业界具有先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在未来转型中,光大将巩固发展并持续提高已有优势,实行差异化竞争。
对此,张金良特别指出,2016年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推进资产管理子公司的申设。此项工作已经光大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并于去年4月报监管机构审批。
张金良同时表示,光大银行还要推进投资银行、信用卡、电子银行等特色业务实行子公司、事业部或准事业部制改革,引入更加灵活和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
“轻型化”方面,张金良认为,中国银行业传统的资本高消耗的规模扩张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这就倒逼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光大银行将以轻资产和轻网点为主要抓手,推动业务结构调整,打造资本节约型银行。
具体来讲,在轻资产方面,光大银行将逐步降低高资本消耗的传统信贷业务占比,大力发展轻资本的投行业务、零售业务、金融市场业务、交易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实现战略转型和发展模式转变。同时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盘活信贷资产存量,减轻资本占用压力,增加中间业务收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在轻型网点方面,光大银行将推进网点转型升级,推广小而精的专业化网点,并通过加快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压缩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能力。
“智能化”方面,光大银行打算以阳光银行(直销银行)为切入点,构建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完善支付、融资、投资理财、供应链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加快线下业务线上化,实现线上线下“天地对接”。将数据视为战略性资产,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数据挖掘能力,开展消费者行为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地产开发商实行总行名单制管理
截至2015年末,光大银行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6.48%。这一贷款增速高于其它多数同业。而在2016年,光大银行打算将贷款增速主动压缩至13%左右。
光大银行副行长姚仲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投放领域看,光大银行2016年将重点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积极布局符合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方向产业领域,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建设项目和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
具体而言,一是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自贸区建设等国家重点投资领域,积极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的信贷需求;二是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支持高端装备制造、通信、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行业的信贷需求;三是支持绿色制造、节能环保产业,践行绿色信贷责任;四是发展普惠金融,支持民生消费,抓住住房按揭、消费金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等发展机遇,增大个人信贷投放力度,提高个人贷款的比重。
在谈到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和开发贷问题时,姚仲友表示,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有所复苏,但区域分化仍然显著,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由于各城市状况不尽相同,光大银行总体上对房地产领域将继续坚持适度支持的态度。
他表示,这种“适度支持”,体现在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政策上,一是继续实行行业限额管理,确保房地产领域信贷的占比保持在合理水平;二是优选客户,坚持房地产客户准入总行主导的名单制管理;三是实行区域准入,重点支持光大银行机构所在地的一二线城市,控制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四是审慎选择项目,重点支持地段良好、户型结构适销对路、销售前景明朗的普通住宅项目。
此外,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方面,姚仲友表示,光大银行将密切关注区域房地产市场态势,实施差别化住房按揭贷款政策,合理把握规模节奏,平衡风险收益,持续支持个人自住住房的信贷需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