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三年
肖钢自2013年3月入主证监会以来,已经在北京金融街19号工作了3年,肖钢的3年注定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一段印迹。在他的任上,有褒有贬,股市重返5000点又迅速回到“2”时代,其中冷暖也许只有肖钢自知。
2013年3月,执掌中国银行10年的肖钢,调任被称为“火山口”位置的中国证监会主席一职,接替被市场称为改革派的郭树清。
肖钢到任证监会主席后比较低调,但调研力度很大,重视各方面意见,对新闻媒体的报道也很关注。肖钢推动建立了证监会的例行发布会制度,每周五收市后证监会将召开记者会发布和回答市场关心的问题。
证监会的例行发布会制度走在了国务院部委前列,“这是正确的制度,因为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基于信息的市场。”证监会的人士说。
很多人注意到肖钢在证监会主席任上,头发变得花白,有人说这是为资本市场操心所致。肖钢上任主席后,每周都召开主席办公会,很多事情都在主席办公会上讨论和决定。
肖钢这三年亦是资本市场深刻变革的三年,新三板正式扩容,为更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创造了条件。沪港通的开通,进一步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2014年,证监会重启之前暂停的新股发行,这次新股发行改革意在解决三高问题,但却加重了市场的行政手段烙印,限制市盈率、募资金额、老股转让等条件,使新股发行的价格几乎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导致了市场对新股的炒作。
时间进入2015年,上半年A股一路上涨,沪指冲上5000点,市场和舆论集体疯狂,“改革牛”的论调不断被强化。然而,危机隐藏在虚荣之下。杠杆资金泛滥,融资余额飙涨。
由于大量资金通过外部接入系统进入股市,各方在利益驱使下听之任之,待证监会着手清理之时,场外杠杆资金规模已大。然而,在缺乏完善的应对方案之下,监管猛踩刹车,强力去杠杆,股市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瞬间倒下。
A股接连出现千股跌停,流动性丧失殆尽。证监会开始领导救市工作,大量资金购买蓝筹股强拉指数,然而效果甚微,中小盘股继续急剧下跌,带动蓝筹股被抛售。有市场人士批评,从股灾到救市,证监会至少有以下过失:前期监管杠杆资金不力、中期去杠杆太武断以及救市不及时和救市策略失当。
市场的剧烈波动,使熔断机制被提上日程并被快速实施,然而,2016年年初熔断机制仅推出4天,市场便遭遇两次熔断。熔断机制因吸磁效应的缺点旋即被迅速叫停。A股在2016年年初又一次出现了大幅度下跌。
肖钢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肖钢在2016年年初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坦承,股市的异常波动暴露了证监会监管有漏洞、监管不适应、监管不得力等问题,必须深刻反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