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制度完善空间还很大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一帆 2015-10-30 09:13:2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六年前的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在深圳创业板挂牌,开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崭新一页。这六年,创业板市场一直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在国家政策层面,“加快创业板市场改革”频繁出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各类政策文件中,最近一次是今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加快创业板市场改革,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健全适合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扩大服务实体经济覆盖面”。

回望过去六年的发展,创业板市场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与社会期许和政策要求仍有距离。

首先,发行审核效率不高打击了拟挂牌企业的上市热情。

一方面,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的市场表现激起了广大创新型企业、成长性企业的上市热情,但是深交所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5年的六年间,创业板每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36家、117家、128家、74家、0家、51家、78家,有限的上市数量使得大量创业创新企业望而却步。与此同时,2010年至2015年上半年,内地企业海外上市数量远超过创业板市场,对应的数字分别为163家、114家、74家、92家、113家、35家,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阿里巴巴、京东。

另一方面,与海外市场平均三四个月的发行审核周期相比,创业板市场一至两年的发行审核周期显得相对漫长。尤其是受2012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影响,部分发行人审核周期超过三年,而在审期间,发行人为保证业务、财务等的稳定性,不敢进行大规模投资、并购重组等行为,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制约。

其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上市仍面临实质性障碍。

2014年5月,创业板准入条件做出适度调整,取消了持续增长要求,适应了创新型企业业绩波动的特点,但创业板现有财务准入门槛仍要求发行人已经盈利,导致更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尤其是互联网、生物制药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内的创新企业无法进入创业板市场。此外,互联网企业常见的VIE架构也成为其境内上市的主要障碍。

不过,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的关注。2015年6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文件,要求积极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研究解决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的制度性障碍,完善资本市场规则。上述国家政策为互联网亏损企业及VIE架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迎来了转机,但何时能够落地执行,市场各方仍在等待。

第三,现行的并购融资制度仍有灵活空间。

随着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热情持续高涨。虽然并购重组制度不断改革简化程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并购效率。但有不少创业板公司希望,监管层能够针对重组交易规模制定差异化的审核程序,对小额、市场化的并购交易实施快速审核。再融资方面,创业板率先实行了小额快速融资机制,实际效果低于预期,最近一年再也没有见到创业板公司披露小额快速融资方案。

六年来,创业板通过构建市场化的筛选和发现机制,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形成了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内生力量,努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放眼未来,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和改革任重道远,作为支持创新创业企业的重要平台,创业板市场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充分了解和尊重创业创新企业的实际需求,完善各项市场机制,为推动了中国经济转型发挥更大的作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