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正制定当中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朱宝琛 2015-10-19 16:16: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机构研究员称,目前国内多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案缺乏对公司长期内在因素的优化

日前,一位接近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指引的制定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自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后,A股市场掀起一波市值管理的浪潮,众多机构蜂拥而入,协助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维护。

然而,在这背后,上市公司的表现却呈现出两重天:有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获得了改善,股价相对稳定;有的公司质量并没有得到提升,只是进行概念炒作。对此,市场人士建议监管部门尽快出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指引。

此前,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执行副会长姚峰在多个场合表示,将适时制定出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指引。

在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员闫鹏看来,目前国内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方案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公司短期内的股价做文章,缺乏对公司长期内在因素的优化,诸如公司治理、经营管理、投资者关系等。

对于上市公司开展的市值管理,监管层有过多次提醒。如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赵立新提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要以公司自治、依法合规、充分披露为原则,在应用市值管理工具提升公司质量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合法性和底线意识,坚持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坚持长远观,避免只顾短期而无质量的市值提升;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则称,上市公司和相关机构应正确把握市值管理的核心理念,绝不触碰虚假披露、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高压线”,监管部门将依法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坚决打击以“市值管理”为名进行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市值管理要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整体性,即应该为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服务,而不是为少数群体的利益服务,二是长期性,即要促进公司与资本市场的长期协调发展,为股东创造真实价值,而不是短期的概念包装、题材炒作等行为。”姚峰表示。

日前,以“上市公司+PE”为代表的市值管理模式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引入PE作为战略投资者、合作设立并购基金的模式,促成了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涨。业内人士表示,总体上看,“PE+上市公司”投资模式作为一种市场创新手段,可以实现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应当予以尊重和肯定。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在“PE+上市公司”投资模式下,私募基金可与上市公司、投资者及公司管理者之间建立多重复杂且隐蔽的利益关系,相关方可能利用内幕信息或者通过隐瞒关联关系谋取不当利益;个别公司与PE的合作,不考虑产业价值、整合效应以及履行能力,而是借机以市值管理之名进行市场操纵,有选择地释放利好信息,或者制造资本故事炒作股价。

闫鹏表示,未来,参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参与方应该以上市公司为核心,建立起市值管理的产业链。其中,券商应为上市公司提供约定式回购、股权托管、大宗交易等服务;VC/PE机构要协助上市公司完成兼并与收购、产业整合;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公关、法律、财务、咨询等服务。三类参与方各司其职,为上市公司提供全方位的市值管理服务,进而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创造价值。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