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微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完成了3577个资金账户的清理,占全部涉嫌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账户的64.30%。在完成清理账户中,84.96%以取消信息系统外部接入权限并改用合法交易的方式进行清理,1.01%账户仅余停牌股票,其他账户已无资产余额或采取产品终止、销户等方式处理。
随着场内两融规模下降、场外配资清理整顿,A股市场的整体杠杆水平已经明显走低。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两融余额、配资清理现状、分级基金规模等数据来看,大部分杠杆资金已经离场,去杠杆对股市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
“从6月中旬至今,场内融资规模已经从接近2.3万亿元的高位,下降到目前约9千亿元水平。在监管的压力之下,场外融资缩减的幅度更大。整体来看,A股市场融资规模已经大为下降。”徐高称。此外,作为杠杆产品的分级基金,其规模也从2015年6月12日近4千亿元的高点下降至近期的千亿元水平。
徐高认为,融资盘是此轮股市动荡的核心风险点。如果不是融资资金的大量存在,市场不会下跌得如此急促,风险也不至于向券商和银行资产负债表蔓延。“只要融资盘数量还没有回落到合理水平,市场内的定时炸弹就未被拆除。”徐高说。尽管A股融资盘数量已经明显减小,但从国际经验来看,其绝对规模仍然偏高。
徐高分析,6月中旬时,A股仅场内融资余额占股市总市值的比重就达到3.5%。而同期美国的水平不足2%,日本则大概只有0.5%。8月末,A股场内融资余额占股市市值的比重接近2.5%,虽然已经大幅下降,但股市市值也缩水不少。事实上,如果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值中还有差不多两成是非流通股市值,加上场外融资规模,A股目前的融资占市值比重会显著高于国际水平。
今年8月中下旬,A股市场再次出现急跌。从那时的状况看,A股融资盘去杠杆和股指下跌的恶性循环有可能重新出现。这也表明市场中的融资资金仍然较多,去杠杆还得继续。考虑到股市融资资金规模与股指有很高的相关性,去杠杆必然会导致市值进一步缩水。以此计算,A股场内融资的合理规模应当在5千亿元以下。场外融资则最好能够完全清理掉。但由于场内外融资的大部分已经被清理,所以进一步去杠杆对市场的影响应当没有之前那么大。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如何在不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前提下实现融资盘的压缩?
徐高:融资盘是高度逐利性的资金,稳定性较差。要在不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前提下降低其规模,需要促使其主动有序退出。这只能在震荡的市场行情中实现。因为无论单边上涨还是单边下跌的市场预期,都会为融资盘所放大,引发融资资金的快进或快出,令市场失稳。只有市场有涨有跌,融资盘内部的预期才能分化,不至于产生具有冲击力的群体性风潮。
要实现降低融资盘规模所需的震荡行情,需要政策对股市做区间调控。需要注意的是,对区间进行调控时,政策收放不应拘泥于股指点位,而需要以融资盘的动向为主要参照。所以,在融资盘流出比较迅速的时候要托底市场。而在融资盘有反弹迹象时要主动给市场降温。
中国证券报:是否还有其他举措可以降低融资盘风险?
徐高:对于融资资金可以采取“新老划断、内外有别”的处理方法,稳步降低其风险。对于存量融资资金,宜采取相对温和的手段,逐步压缩其规模。
A股场内融资的合理规模应当在5千亿元以下,场外融资则最好能够完全清理掉。但由于场内外融资的大部分已经被清理,所以进一步去杠杆对市场的影响应当没有之前那么大。
而对于增量融资,则需采取更为严厉的态度,严控其增长。对于场内的两融,由于管理运行相对规范,且信息比较透明,因此在政策上可以留出更大空间。但对于场外各种形式的杠杆资金,由于监管相对不易,且信息较难掌握,应当采取高压态势,逐步将其规模压缩到零。
即使是对场内的融资,也有必要进行更为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这次股市震荡已经清楚地表明,股市融资有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潜在破坏力。因此,应该把股市融资当成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业务来监管,要求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为其准备足够的资本金,以便通过资本缓冲来吸收可能的损失,控制风险蔓延。近段时间,每当股指企稳,股市融资规模都会出现反弹苗头。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推出这样的监管举措,从源头上抑制融资增长。如果担心这样的监管会增大市场压力,至少可以先从新增融资做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