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民族证券后,方正证券并未取得控制权。虽然没有尝到产业整合的甜头,却要咽下民族证券违规信披的“苦果”
收购公司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都有,但像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这样处于尴尬境地的并不多。
与民族证券控制权之争、对簿公堂一波未平,民族证券20.5亿元资金去向不明一波又起。因涉嫌未披露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间关联关系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方正证券日前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
目前,方正证券已连发十几份公告向投资者解释子公司民族证券资金性质及用途。对于资金何时全部收回,公司业务是否受到该事件影响等问题,方正证券方面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一切还要以公告为准。”公告称,公司与民族证券尚未合并财务报表,两家公司的经营业务具有独立性。
20.5亿元回收时间不明
去年7月,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之后,持有方正21.86%股份的政泉控股对改选董事会和整合方案有争议,双方僵持不下,导致目前二者业务经营各自独立,财务也并无合并。
同年9月至12月期间,民族证券分7笔累计将20.5亿元自有资金投向单一资金信托计划,并在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的月度《证券公司综合监管报表》及2014年年度报告中,将上述投资计入银行存款,导致报送的月度报表和年度报告有误。
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年报时表示,20.5亿元的存入恒丰银行的协议存款并不存在,并出具保留意见,令资金流向问题浮出水面。
虽然各自独立,方正证券仍要面对合并后民族证券的违规操作带来的后果。今年4月28日,方正证券在年报审计时对民族证券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认为其账上20.5亿元的同业协议存款未取得符合要求的询证函,对该笔存款没有获取审计证据。5月18日,北京证监局向民族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随后,方正证券经初步调查,查明该20.5亿元不是协议存款,而是以民族证券作为委托人,恒丰银行作为通道和受托人,并根据民族证券的投资指令,全部投向了四川信托单一的委托投资。
针对此次违规事件,日前北京证监局决定暂停民族证券自营业务,暂停核准公司新业务申请,对民族证券及赵大建等4名相关高管予以谴责。
7月15日,方正证券涉嫌未披露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间关联关系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在7月25日,方正证券对此进一步披露,公告提及方正证券违规行为若被认定为重大信息披露违规,则将有可能遭遇退市风险。
一位业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发布“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告无须过度解读,按照监管要求走“程序”,方正证券目前也在积极处理,“退市”可能性并不大。
根据方正证券公告称,民族证券表示会协调各方尽快将剩余资金全部转回,尚无证据表明未收回资金已发生损失。
因为拿不到实际控制权,方正证券并没有达到产业整合的预期目的,反而惹到一身麻烦,深陷违规信披风波,牵制自身发展精力。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除了解决迫在眉睫的回收20.5亿元资金问题,方正证券也需要加快对民族证券的整合。
收购已过去一年,双方依旧“各自为政”,甚至随时“剑拔弩张”,对于方正证券来讲,在监管要求期限内整合并非易事。
“圈地”布局加快营业部数量超中信
尽管受累于民族证券遭遇调查,并没有阻碍方正证券的扩张“圈地”步伐。7月21日,方正证券公告称,证监会核准其在湖南、广东等13个省、直辖市设立30家证券营业部。
据统计,今年以来,方正证券分别在3月、5月、7月发布3次公告共获批新设86家营业部,均为C型营业部,业务范围为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代销金融产品等。
至此,方正证券营业部数量合计将达到244家。上市券商龙头中信证券在今年以来并未获批新设营业部,记者从去年年报中得知,中信证券共有212家营业部,就目前来看,方正证券在营业部数量上已超越中信证券。
方正证券方面向《投资者报》表示,目前新设的网点均为C型网点,即轻型网点,属于非现场交易网点,特点是面积小、投入少、人员配置精简。对于目前券商纷纷转型互联网化,方正证券方面认为,券商的互联网化并不意味着所有业务都能通过互联网实现。
“证券营业网点作为券商多种服务延伸的窗口、多种金融与服务产品的销售终端,仍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及财富管理的主要场所。”方正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
方正证券方面还表示,今年下半年,公司拟采取巩固原有优势区域、填补空白区域、低成本扩张的积极网点新设策略,为方正证券经纪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方正证券日前披露的2015年上半年业绩 ,得益于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公司证券经纪、融资融券、证券自营等各项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不计入民族证券的经营状况,预期净利润同比增加250%~300%。
相关新闻: